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特色专题   →   宇航发射 →  正文
长三乙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卫星 全球星座部署完毕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日期:2020年06月23日    字体:【】【】【

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变轨、在轨测试、试验评估,适时入网提供服务。

圆满成功(高楠 摄)

随着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顺利入轨,我国提前半年完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目标。

长三乙火箭一飞冲天(南勇 摄)

此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星座部署全面完成,也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战略任务圆满收官。

长三乙火箭点火升空(高楠 摄)

这是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十三五”期间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航天领域完成收官的首个国家重大工程。

北斗三号系统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3颗地球静止轨道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共30颗卫星组成。

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是北斗三号第三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的第30颗卫星。该类卫星在星基增强、短报文通信、精密单点定位等特色服务上发挥关键作用。

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陈忠贵介绍,作为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建设的收官之星,这颗卫星成功发射后也意味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重点工作今后将从工程建设转移到维护稳定运行、提高服务水平上来。

卫星转运(南勇 摄)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时空基础设施。

中国高度重视北斗系统建设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

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

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

2020年,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厂房中的火箭整流罩、助推器(高楠 摄)

按照计划,2035年,我国还将建设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北斗将以更强的功能、更优的性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北斗系统自提供服务以来,已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融入国家核心基础设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火箭转运(高楠 摄)

据统计,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3450亿元。北斗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发展,正在构建以北斗时空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新兴产业生态链,并正在成为北斗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引擎和助推器,推动着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

未来,中国北斗将持续推进海内外应用推广,不断深化卫星导航的高精度服务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的继续融合,加快卫星导航领域与高端制造业、软件业的融合,推动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变革,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

箭指苍穹(南勇 摄)

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刘立东介绍,研制团队对火箭低温发动机点火器产品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提高了发动机点火工作的可靠性。

此外,他们为火箭上的关键产品增加了防护措施。火箭发射前,研制团队对其进行了“全面体检”,确保不带任何隐患上天、确保万无一失。

长三乙火箭整装待发(高楠 摄)

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由长三甲、长三乙、长三丙三种液体运载火箭组成,三子级采用低温推进剂。自2000年10月31日发射我国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算起,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至今共进行了44次北斗卫星任务发射,将59颗北斗卫星(4颗北斗试验导航卫星、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护送升空,发射成功率100%,创造了世界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中国奇迹。因此,长三甲系列火箭也被称为北斗组网的“专属列车”。

长三甲系列火箭构型图

此次任务成功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重重困难,发射团队按照工程大总体提出的“严上加严、细上加细”的要求,严格执行各项防疫措施,优化流程、严抓质量,实现了疫情防控、型号任务两个万无一失、两个全面胜利。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36次飞行。(刘淮宇 胡蓝月)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372291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