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类的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其死亡率远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而心律失常多体现为偶发性或阵发性,不易捕捉病症信号,因此,非接触式、远程实时监测的必要性越来越突出。
航天科技集团中国乐凯研究院开发的可穿戴单导联心电监测系统为实现长时远程、动态精准监测人体心电信号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尽可能地在早期捕捉及检测到异常心电数据并提醒患者及时就诊,大大降低心律失常等疾病所带来的风险,完善健康信息的有效管理。
更符合生活场景的贴“心”守护
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上逐渐出现了可穿戴心电仪相关产品。与以往的Holter、心电手环相比,此类可穿戴心电仪能够实现多场景实时、远程、长时心电监测的功能,在筛查预警、术后康复跟踪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但是,这类产品在动态监测的信号准确性、长时穿戴舒适性的表现上还有一定缺陷。比如,电路不具备柔性和拉伸性能,在人体运动过程中,随着皮肤的变形,电路在拉伸过程中导电层断裂,失去导电性,进而无法传输信号;电极表面涂覆有水凝胶,水凝胶有挥发性,长时穿戴对皮肤有刺激,且采集信号准确度会降低。
针对上述问题,乐凯研究院依托成膜、涂层、微结构3个核心技术,在柔性可拉伸导电浆料制备与成膜、生物离子凝胶胶膜制备、柔性电极结构设计等方面掌握了关键技术。尤其是基于柔性可拉伸导电浆料制备的电极,能够在10%拉伸率的状态下仍正常传输信号,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可穿戴单导联心电监测系统基于上述技术,设计了全新的黏性干电极结构,制备的电极贴片兼具传统湿电极和干电极的优点,外观小巧轻薄,内部无需导电凝胶,避免了对皮肤的刺激。贴片整体能够适应皮肤表面的变形状态,确保电极与皮肤的贴合,保证信号质量。
与此同时,贴片与心电记录仪的连接采用柔性可拉伸电路,在拉伸变形时柔性线路的导电层仍不会发生断裂,以此保证其在运动中仍能有效传输心电信号。
更加智能化的知“心”守护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产品深入千家万户,而面对极为凶险的心脑血管疾病,常规心电监护设备往往比较笨重,不便于携带,因此智能化医疗产品发现病情的便捷性、及时性特点显得尤为重要。智能手环式的心电设备容易受到皮肤和外界环境的干扰,出现监测数据的误差,大多不能满足医疗级别的要求;手持式心电设备仅能满足短时测量,无法进行长时间监测,发现病情的概率大大降低。
“心脏病的三大特点是阵发性、偶发性、隐蔽性,监测时间过短则无法捕捉病情信息,如果出现突发病情,很难避免不幸的发生。我们的可穿戴单导联心电监测系统,能够满足长时间的系统监测需求,最长监测时长能达到36小时。同时,该系统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能够实现心电信息实时传输到云平台,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将发出预警,对云平台进行监控的医护人员可在第一时间联系患者,这也就解决了以往离线模式监测救治不够及时的问题。”乐凯研究院4室副主任侯丽新介绍。
通过内部数据处理算法软件、云平台和医生服务,可穿戴单导联心电监测系统可长时动态精准地采集处理心电信号,获取ECG心电图,有效捕捉持续性房颤、早搏、阵发性房颤、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患者异常情况,大大提高疾病检出率。同时,产品也适用于搭桥手术及射频消融术后康复跟踪监测,以及亚健康人群和老龄化人口主动健康管理。
实现产品创新,抢占蓝海市场
近年来,群众健康意识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脑血管健康。智能手表、智能心电仪等可穿戴生命体征监测设备为远程诊疗提供了新型解决方案。由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加,目前的心电监测设备并不能满足医疗数据监测需求。因此,可穿戴医疗设备成为新的市场趋势。
为加强心血管疾病的综合防控能力,许多医疗机构都开始引进智能穿戴式心电检测仪。少数穿戴式心电检测仪在市场上的流通,达到了减轻临床工作量的效果。
目前,中国的老龄化在快速发展,预计2050年将达到4.5亿老年人口规模。面对规模巨大的老龄人群,养老服务和市场结合将成为大势所趋,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市场潜力巨大。目前,乐凯研究院研制的可穿戴单导联心电监测系统将进入产业化验证阶段,逐步投入市场。(刘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