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航天文化   →   航天科普   →   基础知识 →  正文
航天之旅彰显大国风范 巡展贵州播种多彩希望
来源:航天科普     日期:2018年11月02日    字体:【】【】【

一“触”即发,仅在电视里才能看到的火箭发射画面,如今即可现场实践。

11月2日,由贵阳市人民政府主办,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贵阳市教育局、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中国宇航学会等单位承办的“航天放飞中国梦”科普巡展(贵阳站)在贵阳科技馆开展,巡展活动将持续一个月,展馆内随踵而至的参观队伍,不仅展现着“大国航天之旅”在贵州的落地开花,也成为打开偏远地区青少年航天梦的一扇明窗。

据了解,本次巡展由登天之梯区、群星璀璨区、天宫筑梦区、深空探测区、互动体验区、主题活动区以及广场活动区等部分组成,室内外展区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采用实物、模型、图文、视频、互动体验、科普活动等多种展览形式,集中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绩。

本次活动旨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理念,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向青少年普及航天科技知识,引导青少年崇尚航天精神、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创新思维并鼓励当代青少年积极投身到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伟大实践中。

航天 “黑科技”   互动体验两不误

开展首日包括多个亮点,既有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降落伞等难得一见的实物展品,也有深受青少年喜爱的长征2号火箭发射模拟互动装置、神舟飞船三舱模型、火星漫步VR及行星漫步互动游戏等最新航天互动体验设备。

神舟十号返回舱及降落伞可谓是本次巡展的镇馆之宝,首次在贵州展出,观众可与其零距离接触。

在登天之梯展厅,可以看到“长征2号火箭发射装置”,这些大家平常只能通过电视画面看到的场景,成为互动环节最吸引眼球的装置,点击火箭发射模拟平台,拖动模拟的火箭分支板块,火箭组装完成。

轻触“发射”按钮,逃逸塔从火箭身旁分离,夹着大量红烟的发射器,尾部喷出红色火焰,火箭慢慢升空,近3分钟的演示过程,生动的“还原”了火箭发射的真实场景,在场的青少年们争相观看,火箭发射模拟互动装置也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巡展现场,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孩子们在火箭返回舱、返回式降落伞等珍贵物件前疑惑与驻足、在宇航员模型前拍照留念流露出的真挚笑容及多人接连不断的体验即刻能够“穿越”到火星的VR眼镜,还可以听到在广场上,模拟宇航员体能训练的三维滚环项目中,同学们相互加油助威的呐喊声!种类繁多的航天 “黑科技”体验设备,满足了孩子们对宇宙空间无限的遐想。

大咖 专家云集  助力航天科普

此外,青少年们不仅可以免费观展,体验航天科技互动设备,还可以参加“我的航天梦”学生绘长卷、我与航天院士面对面、院士报告会、太空画创作及航天科普大讲堂、“小种子 大梦想”专家讲座等丰富多彩的航天科普活动。

本次巡展,还组织了航天院士进校园活动,田如森等专家进入芳草地国际学校(贵阳分校),以“航天员是如何练成的”为主题,给孩子们举办了一场生动的航天校外课堂,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中国工程院院士、战略导弹与运载火箭技术专家,曾任中国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兼总指挥龙乐豪院士的到来,为贵州的孩子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

“在长期的航天飞行中,宇航员的氧气与食物供应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贵州天眼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真会引来外星人吗?”

“我们是不是给航天飞船一个初速度就可以绕地球飞行自己不需要动力吗?”

“为什么不制造可以随意在太空中飞行的飞船,而是绕着地球转?”

“为什么飞船的造型必须是圆锥或者圆柱体,不能是其他的吗?”

贵州第一实验中学的孩子们争先恐后,频频举手问个不停,的确第一次与航天科学家面对面的机会确实不可错过,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神,无不透露出对航天知识的渴求。

龙院士耐心细致的一一为孩子们解答,现场多次响起持久而热烈的掌声。

院士报告会上,龙乐豪院士从火箭的起源与构成讲起,以长征火箭发展历程与成就为主题,全面阐述了“火箭与中国航天”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以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展历程说明对我国航天事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

龙院士鼓励在座的女同学都能是当代‘嫦娥’,男同学都能成为当代‘吴刚’,并寄予在场的孩子们:“希望你们以热爱祖国为己责,立学为先,从小注重个人品德,学会处事之道,勇于探索与创新,早日成为国家有用之才,为我国的航天技术发展做出新的贡献,用成就奉献祖国!

“这里亮点非常多,中国航天的基本概貌都有,从运载火箭到神舟飞天再到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等。这几乎代表了我们国家最先进、新型的重大航天工程,在这里都做了一个浓缩。”,龙乐豪院士说。

“宇航员在太空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如果身体变干了怎么办?”

“太空中吃的肉和我们平时吃的肉有什么区别?”

“在太空中能呆多久,回来之后有什么变化,多久可以适应正常生活?”

来自芳草地国际学校(贵阳分校)的400多名小学生,在航天科普大讲堂活动中,听取了田如森教授的主题讲座—航天员是如何炼成的,争相举手提问,笑声此起彼伏,互动气氛热烈,可以说同学们的问题,给全国航天科学普及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田教授也出了“难题”。

现场140多斤的大南瓜也成为本次展览的“明星”,孩子们好奇地围着它,原来这也是航天育种技术带来的成果。

“航天育种技术是近20年来涌现的新技术,通过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将植物的种子带到太空,利用宇宙空间特殊的环境,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技术。”田教授在“小种子 大梦想”航天育种科普活动中的专题讲座,解开了孩子们心中的谜题…

西红柿、葫芦、彩椒、冬瓜等,来自天水航天育种基地五彩缤纷的太空种子,第一次出现在贵州孩子们的眼前,到底该选哪个带回家,大家可谓挑花了眼,作为“触摸”太空的纽带,每一粒幼小的种子在孩子们手中生根发芽的过程,就如同航天精神一般植根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

太空画作为孩子们展现内心神秘宇宙空间最独特的表现方式,能够充分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无论在“我的航天梦“绘长卷活动中,还是来在太空画创作大赛中,蔚蓝的天空、飘扬的五星红旗、腾空的火箭及标注在飞船上醒目的CHINA构成了孩子们画板中共同的元素。

贵州孩子们那一双双灵巧的小手画出了自己的航天畅想,描绘了心中的太空蓝图,也勾勒出孩子们对于探索太空的激情与对祖国航天事业的向往。

种类繁多的展览形式,构成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就的微型模拟平台,不仅可以让孩子们从视觉和听觉近距离感受航天科技的奥秘与魅力,也可以让孩子通过画笔,绘制出心中的太空畅想。

梦想是一粒种子,萌发于最初的探索心,相信每一个孩子,在寂静的夜晚,仰望浩瀚星空,都曾有一个航天梦。就让“航天放飞中国梦”巡展架起一座沟通希望的桥梁,让航天精神在贵州大地生根发芽,为这里的孩子们播种下“梦想”的种子,待其“破土而出”,伴孩子们乘风破浪,成为指引孩子们未来导向的精神指引。(宗文)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信访邮箱:xinfang@spacechina.com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