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正文
“他是无所不能的大工匠”——记八院802所数控车削专家朱刚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18年07月25日    字体:【】【】【

朱刚,是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2所金加工部的一名数控车削专家。部门里的人一提起他,脸上总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信任。“有什么难题,找朱师傅就对了”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话。

从1988年毕业至今,朱刚已坚守岗位三十年,期间承担多项国家重大工程和重点型号的精密数控车编程与研制工作,练就了一身好本事,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成为一名优秀的首席技师。

勤学苦练是秘籍

2000年,在从事普通车床十多个年头后,朱刚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车间引入了大批数控设备,原先的手工操作变为数控加工。全新的操作方式、全新的技术标准,对他们这些操作工人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当时的朱刚,没有丝毫退却,反而觉得很兴奋。“在这之前,我就看到过相关的报道,数控肯定是将来的发展方向。”朱刚回忆。新的工作局面激起了他强烈的求知欲,他也深知,要适应新环境,只能靠自己。于是,他自费去读了数控专业培训,又自学了大量相关理论知识。那段时间,只要一有空,他就跑去上海书城,成为了书城的“常客”。

802所产品品种多,零件丰富,这也给了朱刚更多的实践机会。在这过程中,他结合所学理论,编程能力逐步提高,成为所内掌握数控车编程的第一人。“遇到难题,肯定会有压力,如果突破了就是一种提高。反之,如果一直没有压力,那就是退步。”朱刚常常对自己这样说。

数控技术日新月异,为了使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加扎实,朱刚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给自己“充电”,有好的想法,记下来钻研透彻。正是凭着这股子专注的轴劲和不断学习的上进心,朱刚从一名中专生起步,先后取得数控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大专和本科文凭,2009年赴德国学习先进制造技术,2011年成为上海航天技术工人中保送数控制造技术专升本深造学习的第一人。

手上功夫+最强大脑

难度较大的活,领导总是交给朱刚。前不久,所里需要加工一个很小的零件,加工后的凹槽只有0.08毫米宽,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这意味着,加工用的刀具,需要磨到比凹槽还要薄。这样的刀具,即便出很高的价钱,也难以找到有能力定制的厂商。而朱刚凭借以前做普通车床练就的手上功夫,用砂轮机磨出了凹槽加工需要的刀具,完成了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

除了比发丝还细的凹槽,还有极易形变的薄壁。型号中的一个关键零件,直径100毫米处壁厚均小于0.5毫米,加工中一不小心就会产生变形,导致结构件无法准确对接,影响产品合格率,一度成为该零件的加工瓶颈。朱刚利用多年工作经验,诊断分析零件加工变形原因,确定出原装夹方法对零件的加工带来较大变形。

找到问题再想解决方法,他巧妙利用零件内腔端面进行专用工装定位面的设计,采用螺旋轴向压紧的加工工艺,又进一步挖掘了车床的功能,避免了所有加工程序可能造成的误差,产品合格率从60%一下提高到100%。

数不清磨过多少刀具,设计了多少夹具,又优化了多少车床上的固有程序,解决加工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也成为了朱刚的家常便饭。“现在一看到要加工的零件,脑海里条件反射就浮现出所有的加工步骤。”朱刚说。

“无所不能”的师傅

谈起匠人精神,朱刚说:“匠人精神类似于鲁班精神,既然从事了这个行业,最关键的就是要持之以恒,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把每一件事做到极致,才是匠心。”

他30年如一日,不仅让自己成为当之无愧的大工匠,同时也影响带动了身边的同事。他连续多年参与八院“名师带教”活动,悉心给徒弟们传授工作经验,培养出技师2名,高级工4名,中级工2名。如今,他的几名徒弟也已经成为了带教的师傅。

2013年,以朱刚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成立。几年来,工作室围绕生产经营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新设备开发等项目,共完成重点技术攻关、技术革新33项,申报专利6项,QC发布2项,发表论文8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为802所培养了一批高技能的优秀人才。

“朱刚是我师傅的师傅,但是有难题我经常会直接去找他请教,”2015年工作的小伙孙亮说起朱刚,眼神里满是崇敬,“不管是加工上的还是论文上的难题,他总是能耐心帮我们解决。在我们眼中,他是无所不能的。”(徐洁芳)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信访邮箱:xinfang@spacechina.com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