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正文
戈壁牧“星辰”青春献航天——走进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卫星遥感定标试验队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19年09月18日    字体:【】【】【

眼前的一切,与卫星定标试验、西部风光带给人们的想象迥然不同——戈壁狂风肆虐,伴着砂砾呼啸着,吹得人脸生疼,刮得人站立不稳,3位试验队员相互簇拥,提着随身携带的重约8公斤的试验设备一步步走进测试区域。

这是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卫星遥感定标试验队工作的一个场景。该试验队担负着我国对地观测卫星的辐射定标工作,他们每年穿梭于敦煌的戈壁和青海湖,在固定的测试场区至少连续工作60天。由于目前在轨卫星数量不断增多,试验期间每天中午都有卫星过境,因此无论工作日或休息日,无论晴天还是多云,试验队每天都要去定标场地,等待着天空转晴进行试验。

挑战自我,不畏艰难。这是一个由7位平均年龄33岁的年轻党员组成的临时党支部,他们吃苦不言苦,受累不叫累,用忠诚与奉献捍卫着航天人的神圣使命。

给卫星观测加上准星

犹如一把尺子需要确定度量标准一样,卫星定标试验需要通过基准的数据值来确定一个订正值,来保证卫星观测到的数据的准确性,以更加真实地反映所观测到的物理量。晴空、风速小、大气干燥洁净是开展卫星外场定标试验的必要条件。

荒凉戈壁,正午地面温度近50摄氏度,一层薄云遮住了太阳。副队长张学文博士不断仰头望着天空,“云散了一些,半小时后估计能达到天气要求,出发!”三人小分队全副武装,身着黑色长衣长裤(避免反光影响数值准确性)走进测试区。

“三人是固定搭配,各有分工。”张学文说,通过三人的配合,可以得到许多组目的数值,最后通过比对确定定标系数,然后再把卫星观测数据换算为真实的辐射量。简单来说,相当于给卫星观测这杆“秤”加上准星。

说话间,距离卫星过境还有5分钟,队员们再次摆好仪器,各就各位,全神贯注控制着手中设备,犹如“箭未发而弓满弦”。云慢慢散开,毒辣的阳光直射下来,队员们的汗水如水流一般沿着皮肤淌下。

15分钟后,在获取卫星过境时刻足够多的数据后,队员们活动了下有点僵硬的身体,开始进行过境后半个小时的工作。虽然涂抹了防晒霜,暴晒了一小时后,大家裸露在外的皮肤还是被晒蜕了皮。

由于每天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强烈的紫外线和肆虐的风沙将这些年轻的脸庞打得粗糙黝黑,这是试验队在外场试验时“正常”的工作状态。刚入职两年的“90后”队员徐兆鹏笑言:“开始外场试验工作后,皮肤晒得黑不溜秋,嘴唇干裂,跟女朋友视频时,她都快认不出我了。”

慢慢地,他们每天习惯了烈日的“问候”。一次大家在附近的水果摊买水果时,被摊主误认做了工地上的民工,队员们相视一笑,也不解释。问及当时感受,徐兆鹏朴实地回答:“我们选择了这份事业,就要克服困难,努力拼搏下去。”

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创新

除了活力和激情,敢尝试、不墨守成规、勇于寻求改变也是这些年轻队员们的特长。“相比于以前来说,现在的定标试验压力减轻了很多,效率也提升了很多。”顺着队员张浩平手指的方向,架设在测试区的几台大小各异的机器映入眼帘。

这些仪器设备是试验队在长期工作中不断摸索、大胆创新得来的成果。去年投入使用后,它们可以24小时按照程序指令收集数据,供试验队后期进行科学研究使用。

工作了10余年的张浩平开玩笑地说,“以前为了获得所需的定标参数,队员们要比太阳早起一个小时,凌晨4点到达指定区域,直到下午2点才能收工。现在有了自动化仪器的帮忙,我们只需要在卫星过境前后半小时人工工作,省下来的时间可以更多地投入到质量管控和科学研发上去。”

作为科技工作者,7名队员在工作交流中经常把问题联系到对创新的理解上来。在他们看来,创新不一定时髦,但一定是始于日复一日琐碎中的坚持。

“每一次新发射的卫星要执行任务,就要对卫星上面的观测设备进行准确标定,确保卫星地面数据处理结果与真实结果一致。对于我们来说,如何让这个过程更便利一些,成本更低一些,操作更自动和更智能一些,这里面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巨大的创新空间。”张浩平说。

2016年,试验队在国内首次利用无人机搭载光谱仪开展多角度测量,开启了该领域研究的新思路。之后,国内相关科研机构才开始采用同类系统,并应用于历史数据再定标等重大研究课题中。

在这支队伍里,像这样的创新成果还有很多。(苗珊珊)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信访邮箱:xinfang@spacechina.com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