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正文
天问一号首幅火星图像,出自他们之手——记五院航天恒星公司地面数据预处理系统项目组团队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21年03月29日    字体:【】【】【

前不久,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经历长达6个多月的飞行后,在距离火星约220万公里处获取了首幅火星图像,这幅图像就出自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航天恒星公司地面数据预处理系统项目组团队之手。

该团队在天问一号任务中主要承担地面数据预处理系统的开发工作,第一张火星影像正是出自该系统。该系统开发周期历时近2年,其间,团队成员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大力协同、全力以赴保证任务顺利开展,不仅为后续各项任务积累了丰富经验,更为同事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对症下药 突破难关

地面数据预处理系统项目组团队是由北京和西安两地人员组成,在2年的时间里克服了空间上的阻力,项目团队不断与国家天文台及载荷研制单位的专家一起沟通交流,攻克难关,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都在岗位上辛勤耕耘,全力保障探测任务的顺利进行。

在新冠疫情形势严峻时期,正赶上项目数据正确性验证的关键时刻,让项目团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时间紧任务重,但科学严谨不能丢,项目团队夜以继日,放弃所有假期,每天加班到深夜,不断修正、完善整个地面预处理系统。因为项目团队的刻苦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同时充分借鉴了之前深空探测嫦娥系列项目经验,打造了数据处理流程全自动化的系统平台。

此次“天问一号”探测包含多个科学载荷及多种观测模式,不同模式数据的处理流程、调用条件都存在差异,项目团队针对这个问题,开发的平台可以自动识别观测模式,自动准确地进行各级数据处理。

同时,由于火星和地球距离比较远,回传信号的数据质量会受到传输限制影响,出现丢帧丢包的现象,项目团队针对这个问题,开发了容错的处理方式,针对不同的数据质量进行不同的数据处理,最大限度保障数据的完整性。

自告奋勇 各显其能

在项目开发期间,团队秉承着越是困难越向前的信念,越战越勇,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项目开发过程不但体现了团队的专业水平,更展现了团队的奉献精神。

项目团队中有“老中青”三代人,平均年龄36.6岁,大家互帮互助,攻克难关。

年龄最大的专家钟芳,先后参与了嫦娥多个系列的研发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虽然已经退休,在天问一号任务中,仍然坚守一线,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项目负责人王雅橙带头苦干实干、刻苦钻研,不但承担项目的管理工作,还深入算法研究和代码的开发工作,与团队一起深入讨论、攻坚克难,时刻冲锋在第一线。青年人冯学东,头脑敏捷,虽然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也承担了3个载荷12个模块的研发工作,展现了非常强的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获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仅是他们,魏晓珂、靳峰、吴洋、杨鑫辉等其他成员也积极向榜样看齐,他们一起讨论交流,抽丝剥茧,详细梳理各流程,制定完善的调用方案,确保所有数据处理流程均可按正确要求触发;他们先后3次推翻之前的数据处理方案,最终采用主、备两种方式,针对不同的数据质量,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最大限度地解析和保留数据,得到了天文台用户的一致认可。(王芳 王雅橙)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信访邮箱:xinfang@spacechina.com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