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正文
刘连元:宁移白首之心 不坠青云之志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21年10月22日    字体:【】【】【

刘连元院士。 本报资料图片

刘连元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再入飞行器技术专家,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14所研究员,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一、二等奖。刘连元参与主持过数个型号再入飞行器的研制,为提高我国国防实力、保持大国地位作出了突出贡献。

艰苦奋斗,扎根航天

1941年 月2日,刘连元出生在河北省大兴县(1958年划归北京市)西黄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他幼时聪明好学,学习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临近高小毕业,母亲因病去世,为帮父亲分忧,刘连元主动提出辍学。学校校长慧眼识珠,多次登门劝学,在老师和亲属的帮助下,他才得以继续求学并成功考上初中。在艰苦的环境中,刘连元坚持完成了高中学业,并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0年前,钱学森的《星际航行概论》给刚进大学校门的刘连元带来了启蒙一课。1965年,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毕业的刘连元跨入了中国航天的大门。那时正值我国航天事业刚刚起步,刘连元把那个阶段的工作比喻成为航天大厦打地基,地基一定要深、要实。

如今广泛应用于结构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建筑等各个领域的有限元法,在上世纪70年代还是一个全新的名词。刘连元却预见到了“有限元”将有可能带来一场防热计算的“革命”,它能够提供一种求解对热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空间飞行器部件温度场的有效方法。

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刘连元整天满脑子都是“有限元”,正是凭借着废寝忘食的拼搏精神,他完成了自编程,首次将“有限元”引入防热计算,解决了相关的计算难题。

刘连元坚守在科研一线,积累了气动力学、气动热力学、热防护、飞行力学、导弹攻防、飞行器总体、飞行器设计与试验等方面的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成为公认的综合型专家。

玉汝于成,数十年成就3件事

翻开刘连元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中国航天飞行器的发展史。几十年跌宕起伏、曲折坎坷的经历,刘连元却说自己只干了3件事。

第一件事,是完成了我国第一代航天飞行器防热设计。该型号研制成功,中国用了14年时间。这期间,刘连元从26岁的毛头小伙儿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项目伊始,正当大家为“八年四弹”的目标热血奋战时,“文革”风暴汹涌而来。没有被下放的刘连元担起了防热设计的重任,那时他刚参加工作1年。经过攻关,刘连元找到“热障”问题的症结所在,从理论到技术,解决了困扰大家已久的难题。

第二件事,他主持研制我国第二代航天飞行器取得成功。该飞行试验取得成功,中国用了13年。刘连元肩负起了副总设计师的重任,全面负责防热和飞行器系统研制。

该型号的研制事关我国重点型号生存问题。刘连元系统研究了飞行器防热相关机理和问题,明确提出设计方案、地面考核和评价方法,首次提出并组织完成了抗侵蚀研究,使我国第二代飞行器首次具备了全天候使用能力,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第三件事,刘连元主持研制成功的新型再入飞行器,在国庆60周年的阅 兵式上作为“ 压轴大戏”出场,令世人惊叹。

“ 国家是1999年立项,我们所从1985年就开始了预研。”刘连元依旧挑起了副总设计师的大梁,投入14年的心血,用日复一日的付出见证着型号从“孕育”到“成熟”的成长历程。

“国庆阅兵,我国航天飞行器赶上国际先进水平的愿望终于实现,很是自豪!”新型飞行器广泛应用于其他型号任务中,成为我国保和平的重要武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培育人才,献身航天

在同事眼中,刘连元是德高望重的老专家。1984年,14所成立再入飞行器防热研究设计实验室,刘连元是第一任主任。在刘连元的带领下,防热室围绕多项课题开展一系列专项研究,有力推动了我国防热系统的发展进程。该室通过基础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两条腿走路”,形成了老中青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在学生眼中,刘连元是无可挑剔的好导师。他培养的硕士、博士、博士后成为了各自岗位上的重要技术骨干。“不要急于求成,打好基础最重要。只有做到重知识、重技术才能确保不浪费人才。要钻研业务,不争成果,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刘连元这样告诫年轻人。

刘连元为14所打造了一支“王牌之师”。“说到做到,指到打到,万无一失”——这支队伍在试验场上有口皆碑。他的队伍里人才辈出,“型号任务完成了,人才也锻炼出来了。这是最大的收获!”

刘连元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始终以国家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面对各种荣誉,他真诚地说:“这是我们航天的功劳!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靠的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只是尽量努力,做好了我该做的事。”

2011年,刘连元当选工程院院士。他时时刻刻想的是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他整日忙碌,不辞辛苦,努力为航天事业干些实事、解决实际问题。刘连元不知疲倦地耕耘着,终因积劳成疾,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事业导师,人生楷模”“治学严谨,献身航天”,追悼会上的横幅道出了人们的心声,书写了刘连元平凡而光辉的一生。(孙丁玲 何叶青 李栋)

(参考资料:《刘连元院士传记》,内容有删改)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信访邮箱:xinfang@spacechina.com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