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新闻 →  正文
航天科技所属中国宇航学会承办太空探索与人类未来主题论坛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18年10月16日    字体:【】【】【

“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使航天活动成果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服务和增进人类福祉。”在9月18日举办的太空探索与人类未来主题论坛上,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司长李国平对着台下众多航天领域的外宾表示。

9月17日,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京开幕,作为大会的重要分论坛之一,由中国科协主办、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宇航学会承办的太空探索与人类未来主题论坛在大会期间成功举行。论坛吸引了国内外航天领域专家学者参会,包括前联合国外空司司长马兹兰·奥斯曼在内的美国、日本等十多个海外国家的代表参加论坛。

“论坛是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的重要分论坛之一,旨在通过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航天主题演讲,让人们了解中国航天以及世界航天文化,提升公众航天科学素养,同时探索普及航天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王一然说。

谈中国航天未来:创新、协调、和平、开放

一直以来,中国发展航天事业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和平发展、开放发展的原则。未来,中国航天将重点提升空间探索、利用空间、进出空间、空间应用等4个方面能力。

论坛上,李国平作了“中国航天未来发展展望”报告,系统介绍了中国航天未来重点任务、鼓励引导商业航天健康发展的有关政策以及中国关于航天国际合作相关政策。

在全面完成好月球探测、载人航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础上,中国航天规划了月球探测四期工程和深空探测工程,计划2030年前各实施4次探测任务,深化人类对月球、火星等天体的认知。

其中,由航天科技集团抓总研制的嫦娥四号中继卫星已经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按计划顺利推进,计划于2020年发射。同时,中国正在开展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攻关,按计划推进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并配套完善相应政策,着力推进空间信息应用,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大众生活品质。

在商业航天方面,李国平介绍,中国政府对商业航天发展政策可概括为“鼓励”和“有序”,未来将采取更为务实有效的措施,如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完善政府采购商业航天产品与服务机制等,“鼓励”商业航天快速发展,同时将营造有利于商业航天的政策环境,引导其“有序”发展。

论坛上透露,中国计划在今年10月底发射中法海洋卫星。去年,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期间,专程到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参观了中法海洋卫星研制进程,这是中法两国合作研制的首颗卫星,两国航天机构负责人表示,将采用开放态度,大力推动中法海洋卫星的科学数据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论坛还透露,中巴合作的第六颗卫星将于2019年发射。

论世界航天发展:探索未知、多元走向

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多位航天领域知名专家作了精彩演讲,商讨航天事业的多元化走向。

人类探索未知科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日本科学未来馆馆长、航天员毛利卫分享了自身成长经历和上天、下海、去极地的探索感悟。

“我在太空中回看云、海和陆地,地球上并没有国界……我们现在必须考虑我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我们将采取什么行动。”毛利卫说。在他看来,全球环境和人类及其他所有生命的存在应该要维持平衡,要维护地球环境的可持续性,学习与这个生命星球和谐相处,人类的存在才有可能继续。

人类57年的载人航天历程,个人最长累计879天的驻留经历,让人类不断认识了太空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由此产生了以研究解决影响航天员健康的生理、心理问题的应用基础学科——航天医学。

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李莹辉看来,在载人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人类机体对重力变化的适应调控和稳态重建研究为进一步认识大众健康问题提供了新视野、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飞出地球、遨游宇宙、探秘火星,是21世纪人类最伟大并必将实现的梦想,中国未来进行的空间站和火星探测计划,将为人类医学发展带来新的可能。”她说。

“太空科技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就是太空商业化和私有化的浪潮。太空活动参与者增加、民间资本投入的持续增长,以及太空资源的开发,都对传统的空间法体系提出挑战。”香港大学法律系系主任赵云说。他认为,在此背景下,中国积极参与到太空的商业化开发与合作之中,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话人类与航天:提升公众航天科学素质

人类自鸿蒙初辟伊始,便开始遐想太空的奥秘,从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到嫦娥奔月,留下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从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到象限仪等等,发明了许多独特的天文观测工具和设施,人类通过种种努力,希望解开太空奥秘。

“近年来,中国航天工程的实施促进了空间技术在中国的广泛应用,也见证着中国对太空探索的新贡献。”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执行主任翁敬农表示。

演讲中,翁敬农通过绘画的方式呈现人类在太空探索中留下的神话传说、天文观测仪器以及现代中国航天工程等内容,展现中华民族太空探索成就。他认为,人类智慧和技术成就应插上艺术的翅膀,共同展望人类太空探索的美好未来,提升公众航天科学素养,推动航天科技走向大众。

赵云认为,商业航天与公民科学素质紧密相关,《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已经提及多项与商业航天相关的基准内容。“我们应调动商业航天企业的积极性,深化并全面开展航天领域公民科学素质工程,提高公民全方位的素质。”他说。

作为美国航天基金会战略与国际事务局副总裁,斯蒂夫·理查德·艾森哈特很关注航天教育与航天意识对社会的贡献,他表示,这是美国航天基金会的战略计划,将有助于促进科学素质提高和公众航天科学意识的提升,进而能够提升国家的能力。(赵聪)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信访邮箱:xinfang@spacechina.com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