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新闻 →  正文
航天科技一院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执行长征火箭第300次发射侧记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19年03月18日    字体:【】【】【

3月10日凌晨,承担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00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拔地而起,将中星6C卫星成功发射至预定轨道。这也是长三甲系列火箭的第98次飞行。

作为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原总指挥、总设计师,我国著名火箭专家龙乐豪院士激动地告诉记者:“用6个字形容我现在的感受,那就是欣慰、自豪、未了。”

在今年的发射任务中,长三甲系列火箭将执行13次发射任务,占集团公司全年宇航发射次数的近四成,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高强密度发射的“主力”。预计今年4月,长三甲系列火箭有望成为我国首个跨入“百次俱乐部”的单一系列运载火箭。

“劳模”火箭高密度保连胜

在龙乐豪看来,长三甲系列火箭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其构型的总体规划和总体技术方案具有良好的前瞻性、全局性和适应性,再加上三个型号的“三化”程度高和应用广泛、使用频次高,才能在月球探测、北斗组网等国家重大工程,高轨通信、气象卫星发射及国际商业发射中起到“擎天柱”作用。

2018年,长三甲系列火箭在取得14连捷的同时,再次刷新了中国单一火箭年度发射数量的纪录。2018年10月15日~12月25日,短短的70天时间里,长三甲系列火箭成功完成了5次发射任务,平均一枚火箭的发射周期仅14天,再次刷新了由其自己创造的高密度发射纪录。

“从1994年2月8日长征三号甲火箭首飞成功至今,长三甲系列火箭的成功率接近98%,可靠性也从原先的0.91提升到现在的0.95,火箭发射的保险赔率接近国际最低水平。”长三乙火箭总指挥金志强介绍,作为中国运载火箭家族中的“劳模”,长三甲系列火箭在发射数量上也一直处于领先,近几年的年均发射数量保持在10次左右,这一数字在国际上也处于先进行列。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航天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需求,给了长三甲系列火箭很好的机会,我们赶上了这个好时候。”长三乙火箭总设计师陈闽慷说,面对今年依旧高密度的发射任务,在取得连续成功之后,后续如何提升火箭的任务适应性、环境适应性和产品的质量稳定性,需要长三甲系列火箭团队不断探索。

去任务化就像批量生产的汽车可以匹配任何司机,这样火箭研制生产就可以先行一步,不被任务掣肘,质量管控更容易。

“2018年,长三甲系列火箭已有4发任务实现了去任务化,这次发射中星6C任务的火箭也实现了去任务化。”陈闽慷认为,在此前工作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提升去任务化的比例。不满足于已经能做到的实现同一构型的单机互换,还要想办法使单机能够在不同构型中实现互换,推进火箭“产品化”进程,逐渐形成“流水线”生产总装方式。

另外,陈闽慷认为,在提升火箭的环境适应性方面,他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在低温环境下,对批量产品质量试验性验证进行探索,为后续高密度发射创造良好基础。

金志强介绍,为了确保发射任务成功,火箭进场以后,除了严格按照试验场工作流程和技术文件做好各项测试、操作和判读等规定动作以外,发射试验队还专门围绕风险控制、量化控制和产品的最终状态确认等方面开展了28项专题工作。

靠谱团队“老中青”完美结合

为了能够不断缩短火箭在发射场测试项目的任务周期,发射试验队对火箭的出厂模式和发射场测试流程进行了细致优化。在保证测试覆盖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合并测试并减少重复测试项目。流程的不断简化源于点滴的改进和创新,长三乙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01指挥员胡炜为记者举了个例子。

以前在吊装后装惯组时,由于工作时间有交叉,总会有“抢人”现象,一方在忙得腾不出手,一方只能干着急。后来,设计师通过不断创新修改相关的结构,使得原先两个人20多分钟才能干完的工作,现在只需要1个人用1个顶杆很快就能完成。

“高密度发射对队员的能力要求也更高了,原先两个专业要做的工作,现在可能一个人就能完成,这就需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另外,前后方数据的快速传输也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一些队员的进场时间。”胡炜说。

此次发射任务前夕正好赶上三八妇女节,发射试验队为正在紧张工作的女队员们送上了节日祝福和小礼物。长三乙火箭测量系统负责人王颖也在忙碌之余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曾经参与长征火箭第100次发射和长三甲系列火箭第50次发射的她,感慨万千:“作为女性航天工作者,在工作要求上和男同事是一样的,需要具备专业的素质,有时可能还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

2018年,在长三甲系列火箭14次高密度发射任务形势下,从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到广大的队员们,早已将发射场当成第二个家。当然,这其中离不开队员家人们对他们莫大的支持。

去年,胡炜获得了很多奖励,而在这其中,他最欣慰的莫过于女儿的小学颁给他的“好家长”称号。“小妞把奖状给我的时候,眼里充满困惑和不满,似乎是在问,这个奖为什么颁给了一年有182天不在家的爸爸。”胡炜笑着说,后来女儿明白了,获奖是因为爸爸到自己的学校为同学们讲述了火箭公开课,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近几年,长三甲系列火箭不断有新鲜血液的补充,新人的到来不仅提升了整个团队的活力,也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团队成为了老中青三代的完美组合。

1992年出生的刘洋是长三乙火箭控制系统指挥员,也是队伍里最年轻的总体设计师。像他这样的“90后”,团队里还有很多人。“现在,我们已经拿起接力棒,不断承担起更大的重任,我很荣幸能够在如此优秀的团队里成长。”此次执行长征火箭第300次的发射任务,他很自豪。

就在长三乙火箭发射升空的时候,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厂房里,另一发火箭正蓄势待发。2019年,注定又是一个超级航天年。(李淑姮)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信访邮箱:xinfang@spacechina.com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