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新闻 →  正文
航天科技五院推动在轨管理工作“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侧记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19年03月27日    字体:【】【】【

当前,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抓总研制的在轨运行航天器已超过160颗,在中国所有在轨运行航天器中占比超5成。

确保航天器在轨运行稳定,对提升宇航产业核心竞争力、利用好空间资源、加快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极为重要。为此,五院不断强化航天器在轨运行管理。

近日,五院召开在轨管理专题会,全面部署2019年在轨管理重点工作,打响了新一年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战。

确保在轨卫星看得紧、跟得快、守得住

2019年,五院在轨航天器数量有望达到200颗。这对在轨监视、应急处置、设施设备等各方面工作均带来巨大的考验。与此同时,国际商业卫星在轨数量持续攀升,需进一步推动技术支持模式从人员在站支持向远程视频支持过渡。

面对这些挑战,五院以“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要求为目标,压准压实责任,进一步强化在轨工作的组织管理、现行有效机制的落实、在轨管理方法的优化,全力保障在轨型号任务圆满完成。

今年,五院在轨管理工作将从多个方面发力:进一步加强在轨管理和技术支持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升专业化支持保障能力;严格控制在轨航天器的状态变更,确保操作风险受控;全面落实在轨卫星遥测参数分级管理要求……

“此外,还要不断加强型号飞控故障预案把关,加强常发故障及应对策略的梳理,推进星上自主、地面辅助等自动化方法的研究和实现,进一步提升在轨故障处置的效率,确保在轨卫星看得紧、跟得快、守得住。”五院在轨管理工作负责人介绍。

创新管理模式聚焦全生命周期管理

作为我国空间技术领域的领导者,五院始终聚焦航天器在轨运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早在2004年,五院便在国内率先成立运管中心,管理在轨卫星。2013年,该组织规模进一步扩大,并实施动态管理,定期更新责任人名单,切实落实在轨责任,推动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随着在轨航天器数量的日益增多,五院在轨管理团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形成了诸多具有可推广价值的创新管理成果。其中,2018年五院实施了10项新举措,组织编制了《航天器飞控故障预案分类及处置要求》《航天器遥测参数重要性等级划分工作指南》等系列规范,有效完善了在轨监视和健康评估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在轨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加大空间资源应用以在轨大数据牵引在研项目

随着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航天器在轨大数据成为一种重要的稀缺资源,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防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如何利用好这种宝贵的资源是五院近年来持续探索的重要课题。

“对五院来说,创新在轨管理模式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航天器研制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牵引用户把航天器用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是开拓市场的前提。”五院在轨管理工作负责人说。

为此,五院一方面结合“一重故障保业务运行、二重故障保航天器安全”,加强航天器的设计改进,进一步提升单星的好用性和易用性;另一方面,在立足单星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航天器组合应用、星座应用的论证,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应用方案。

同时,五院自身也不断加大在轨航天器的应用力度,利用在轨大数据反哺在研项目,推动在研项目的发展。

面对在轨航天器遥测数据多、从业人员减少且资源紧张的挑战,五院主动求突破、求转变,从实际业务出发,迈出了在轨大数据分析应用的第一步,通过数据分析完成了星敏感器、太阳电池阵等关键通用单机的在轨产品评价,为型号产品选用、产品升级换代、产品在轨监视方法改进等提供有力支持。

“后续,五院将结合在轨管理业务数据密集、计算复杂和卫星数量不断增加的特点,充分参考大数据、云计算、AI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理念,进一步促进在轨管理业务的信息化应用、智能化建设,实现在轨管理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升。”该负责人说。(邵素芝 郭兆炜)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信访邮箱:xinfang@spacechina.com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