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新闻 →  正文
航天科技十一院2所高质量完成武汉用户CTS 风洞试验侧记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20年04月09日    字体:【】【】【

“您尽管放心,安心在家隔离,我们尽最大努力完成这项试验任务。”

3月14日,航天科技集团十一院2所2室副主任张华与在疫情重灾区武汉的李志国第六次通过电话交流时,咬着牙关给出了这样的承诺。

李志国是在武汉一家设计单位的气动负责人,他所主管的项目研制急需进行一项轨迹捕获(CTS)试验,该试验难度系数大,多项技术指标在国内属于首次开展。

既然是高难度试验,前期准备工作自然复杂,试验中也容易出现各种干扰因素,客户不在现场,无法实时对数据进行讨论。

试验数据如何把控?数据如何保密?此外,疫情时期轮班到岗,人员非常紧张,这也是张华迟迟不敢答应李志国的原因。

“你们那边情况怎样?复工复产情况如何?我在家隔离,无法出去,我不在的情况下能帮我做完这个试验吗?主要是验收节点快到了,我们真的很着急!”早在3月初,李志国就急切地给张华打电话,希望在他不在场的情况下也能够正常开展试验。

眼看着项目的验收节点慢慢临近,李志国一想到试验无法进行,心中万分焦虑。

“武汉在疫情中已经面临巨大的考验,不能再让他们为试验的事分心,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给他们一个‘放心’,再难的试验,我们也得扛下来。”张华对CTS试验技术组组长董金刚说道。

随后,张华立即协调人员迅速成立试验攻坚队,分别由CTS技术组董金刚、魏忠武、谢峰、张晨凯、王帅,分析组祝令谱,天平组蒋坤,机电组赵顺友等10名成员组成。

“他们这个项目马上就要验收了,时间很紧张,得尽快做完这个试验,最多给你们3天时间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现在是考验我们毅力和决心的时候,也是展现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的时候。”

说完这番鼓励的话语后,张华就急忙去找所领导协调气源,请示动力中心恢复到疫情之前的三班运行模式,让气源压气机每天24小时满负荷运行,最大程度保证FD-12风洞试验进度。

攻坚队成员分头行动,所有岗位都开始紧张有序地进行准备工作。

董金刚、谢峰立即与李志国进行电话沟通,确定试验顺序,讨论试验数据分析方式,明确试验数据考核标准。在这次试验中,他们要利用之前提供的参考数据,承担数据分析确认的任务。

随后,祝令谱根据要求,着手修改试验数据计算程序和数据分析程序。赵顺友带人组装调试模型、调试攻角、侧滑角等试验机构。

同时,天平组组长蒋坤组织人员对该试验专用天平进行多次校准,之前,他根据该试验马赫数高、模型空间尺寸小、精度要求高等特点研制了专用天平,攻克了小天平长时间吹风温度效应以及高精度滚转力矩测量等难点。

3月16日凌晨3点,FD-12风洞响起了轰隆隆的吹风声,该试验终于开始了第一次吹风,主管技术的副主任欧志强守在试验现场,谨慎地组织试验数据分析。

当试验人员把首次吹风成功的消息告诉李志国后,“太好了,谢谢你们!我的焦虑一下子就没了。”电话里传来了他开心的笑声,因为他关注的参数都成功达标。

在首次试验完成后,后续试验继续进行。

试验在进行了大约20个小时的时候,攻角机构无法进行移动,由于风洞维修人员在家隔离,机电组赵顺友自告奋勇,赶紧查找PLC故障手册,根据提示进行一一对比,经过40多分钟的紧张排查,发现总电源开关损坏,立即更换电源后,重新反复调试运行测控系统,确保攻角机构能到达指定位置。

为了保证后续试验能够高效进行,赵顺友还对其它设备进行检查,并发现了另一个故障。

在控制参数界面输入并联机构运行参数时,码盘反馈位置与机构运行位置对应不上,并联机构轴向向后错位了2毫米左右,他独自琢磨,查找PLC故障手册,来来回回十几次进行参数调试,最终解决了该问题。

整个试验期间,从一线员工到室主任,2所上下精诚协作,同时多次对试验场所进行消毒,一人一岗不交叉,保障了员工健康。

最终,在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后,试验于3月17日中午顺利完成。从试验数据来看,分离结果符合预期,初步验证该分离方案可行,获得了设计部认可。

“在你们身上我看到了航天三大精神。” 李志国由衷地感慨道。他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下来,“这下我放心了,等疫情结束后,我一定要当面好好感谢你们。”电话里传来了李志国爽朗的声音。(刘明霞 王帅)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信访邮箱:xinfang@spacechina.com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