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新闻 →  正文
航天科技五院在轨航天器数量突破200颗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21年04月14日    字体:【】【】【

用时33年,于2003年实现在轨运行航天器突破10颗;又用时约12年,于2015年在轨数量突破100颗;而从100颗到200颗,只用了不到6年……从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并在轨运行以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在轨航天器数量于前不久成功迈进200颗大关。

在轨航天器数量迅猛增长的背后,五院以“三高”为指引,不断推动在轨管理优化和专业化建设,始终肩负守护“星辰”、支持应用的责任,为加快推动航天强国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

在轨支持,从“管好星”到“用好星”

面对在轨航天器数量的快速增长,五院全面落实“三高”要求,围绕组织机构、人员队伍、规章制度、管理机制等,不断对标用户需求和发展需要,提高在轨管理效率、效益,提升在轨管理能力,着力构建一流的在轨管理体系。

为做好在轨运行管理工作,五院在前期成立了航天器运行管理中心,集中开展航天器在轨日常管理;又在该院科研生产部设立了航天器运行管理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北斗导航系统在轨支持中心、空间站工程在轨航天器支持中心建设和运行,推动在轨管理业务不断向精细化、专业化迈进。

建设创新高效的运维队伍也至关重要。目前,五院建立了专兼职相结合的在轨支持队伍,设置统一的热线电话,进行24小时全天时、全天候管理,还为每一个在轨航天器配置了在轨责任人和在轨支持团队,责任人由型号项目经理或项目技术经理兼任。下一步,五院还将通过在轨执行总监等专业化岗位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专职运维队伍的能力。

随着在轨航天器数量的增长和在轨任务形势的变化,五院逐步建立了从星箭分离至寿命终结在轨全周期、全要素的规章制度体系,明确了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责分工,规范了各阶段、各要素的工作内容和程序,使在轨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与此同时,五院持续建立飞控专家组后方保障机制、内部交付运管中心机制、“一星一策”风险管控机制、航天器运行状态基线管理机制、典型产品在轨运行评价机制以及重点用户走访机制,并持续优化在轨管理方式方法,解决实际发展需要,从支持“管好星”向“用好星”迈进。

接续奋斗,管理能力再上新台阶

早在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任务中,为了让卫星“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五院就曾集中力量、克服困难,建立起简易的遥测站,助力中华第一星闪耀太空。时至今日,五院“牧星人”始终在在轨运行管理的征程上履职尽责,接续奋斗,阔步前行。

面对一次次重大任务,五院始终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质量意识融入在轨管理中,圆满完成了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出舱、交会对接、在轨补加和中期驻留等在轨试验任务,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圆满完成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完成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2.7亿多公里远距离飞控操作,顺利实现绕火飞行。

同时,五院通过实施专项管理和智能运维建设,令北斗导航卫星为全球提供稳定服务,在轨运行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通信卫星为亚丁湾护航、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国际合作等作出突出贡献;遥感卫星为抢险救灾、资源勘探、国土普查、海洋环境探测等提供了坚实保障;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为科学探测和新技术验证取得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五院在轨航天器数量将达到230颗左右。面对火星探测器着陆巡视、空间站建设运行等重大任务,通信、导航、遥感等领域逐步向大型星座运行演变,以及在轨卫星数量持续高速增长的形势和挑战,五院将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各项要求,以再创业的干劲,集智创新、推动转型,持续提升在轨管理能力和水平,确保在轨重大工程任务圆满完成,“十四五”在轨管理能力再上新台阶。(李砥擎 唐为明 时小丹)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信访邮箱:xinfang@spacechina.com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