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
新华社:上海航天:“青春永驻”的年轻团队高高托举起“金牌火箭”
来源:新华社     日期:2018年05月07日    字体:【】【】【

新华社上海5月3日电题:上海航天:“青春永驻”的年轻团队高高托举起“金牌火箭”

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中国航天最令人羡慕的是什么?是一大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有一个“青春永驻”平均年龄始终在35岁左右的近百人团队,26年来高高托举起“金牌火箭”长征二号丁,发发成功,从未失利。

在我国长征火箭的大家族中,长征二号丁是两级常规液体推进剂运载火箭,1992年首飞。截至目前,长二丁已成功发射39次,共将64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包括“悟空号”“墨子号”“张衡一号”“高景一号”“实践十号”等卫星,发射成功率100%,是一款国内外公认的高可靠、高效能“金牌火箭”。

26年来,长征二号丁火箭还成为上海航天培养年轻人的摇篮。长二丁研制之初,以首任总设计师孙敬良院士为代表的团队,探索提出“六严”航天文化,即:严格执行上级的各项规定,严格按研制程序办事,严格技术要求,严格地面试验,严格落实行政、技术两条指挥线的岗位责任制,严格全过程质量控制。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长二丁连续三次成功发射,开启了中国航天的“龙抬头”。

一代又一代年轻的航天人,在“六严”文化熏陶中茁壮成长。从一名普通设计员到如今长二丁总设计师,42岁的洪刚将自己的青春岁月与火箭牢牢捆绑在一起,逐梦航天。他说:“传承和创新是我们两大制胜法宝。航天精神和文化需要代代相传,同时要把创新融入我们的血液和灵魂。很多技术和管理的创新都是从长二丁开始的,我们经常第一个吃螃蟹。”

在长征火箭大家族中,长二丁火箭曾率先“瘦身”,采用动力调谐陀螺小平台代替以往的气浮大平台;曾率先设计标准搭载口,满足了各种用户搭载需求;火箭搭配远征三号上面级,可以多次启动,率先实现不同轨道星座部署。在今年的一次发射中,长二丁还实现半长轴入轨偏差仅50米、入轨轨道倾角零偏差,创造了中国航天入轨精度的新纪录。

矗立在发射塔架上的火箭,点火后直冲云霄的场景令人震撼。锃亮伟岸的火箭,是由几十个舱段、上百台单机、上百根导管、上百束电缆、上千个螺丝和上万个标准件,经过几千个连接点的定力安装、几百个电连接器的插接,精心细致地组装而成的。

长二丁团队中的总装人员共20人,绝大多数是85后、90后的年轻人,平均年龄不到32岁。总装负责人马璎说:“总装火箭既需要个人精湛的技术,又需要团队的紧密合作。在有限的空间里,操作人员要像猴子一样灵敏,像机器人一样精准;检验人员要像啄木鸟一样细致,像老鹰一样敏锐。”

“以老带新、经验传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长二丁总装团队优良传统。曾经参加过长二丁首飞任务的顾伟跃是团队中“元老”,始终奋战在第一线,60岁生日都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度过的。27岁的徐超秉承了师傅精湛手艺,如今年纪虽然不大,自己也带上了徒弟。

奉献的青春最美丽,拼搏的青春最值得回忆。长二丁总设计师洪刚至今记得,当年刚刚踏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首次承接整星对外发射服务。首轮竞标成功后,发现存在“星箭同频共振”的风险。外方很不放心,单方面废标。长二丁团队却永不言弃,通过一系列大胆高效的技术改进,消除了风险。并以专业、敬业、实、高效的态度,再一次竞标胜出。

“2012年,发射任务圆满成功,并创造了当时入轨精度新纪录。外方在发射现场观看的时候,比我们还激动。”洪刚说,“这次任务一炮打响,开启了长二丁国际商业发射的大门。迄今为止,长二丁已经为十几个国家提供了商业发射服务。2017年,还以‘一箭七星’方式,将5个国家的卫星安全准确地送到了预定轨道。”

运载火箭承载着人类自由飞翔的梦想,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航天梦。目前,近1.9万人的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35岁以下的年轻人达1.1万人。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希望和未来,也是上海航天最值得骄傲的财富。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信访邮箱:xinfang@spacechina.com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