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两大问题。目前,世界上46 %以上的石油被汽车所消耗,已探明的石油资源据估计只够人们使用到2040-2050年,为了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许多国家都开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
随着我国“十二五”863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的正式启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被正式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显著增加,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汽车的热潮,在开发和研制新能源汽车同时,必然也要对其配套的空调系统进行开发与研制,因此掌握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的关键技术是在今后新能源汽车空调市场竞争中的必要条件。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空调系统供应商之一,航天机电德尔福公司拥有目前国内唯一的汽车空调领域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公司紧跟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通过与国内各大主流厂商的不懈沟通与洽谈,近日,赢得了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新能源电动车整车平台的空调系统开发业务,为抢占新能源汽车空调的制高点和未来产业化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抢抓机遇 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电动空调系统项目研发
在上海汽车产业规划中,明确把包含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作为发展的重点方向,积极推进和支持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面对政府提供的巨大舞台,航天机电德尔福公司积极申报了上海市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新能源汽车车用电动空调系统”被列入2009年度上海市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计划,这是德尔福公司获得的迄今金额最大的政府财政拨款项目。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空调系统,并研究优化其性能达到产业化的标准,为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创造条件,也将给整个汽车空调产业带来技术上的革新,使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空调的技术开发水平和制造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主动出击 赢得上海通用新能源电动汽车平台空调系统开发业务
从申请项目开始,德尔福公司广泛调研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与开发情况,紧跟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把握整个汽车空调产业的技术革新,为产业化创造条件。据初步统计显示,目前几乎所有的中国整车企业都有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目标,而已经开始投入研制并准备投产的不下七八家,其中包括一汽、二汽、上汽、长安四大集团以及奇瑞、华普、比亚迪等自主品牌。
在获得上海市政府支持后,德尔福公司积极主动与国内整车厂进行了接触,充分了解市场信息与客户要求。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公司近日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正式洽谈,面对几家强大的竞争对手,公司提出了一整套新能源汽车空调及冷却系统的解决方案,经过多轮艰苦的磋商谈判,取得了客户的信任,终于赢得了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整车平台的空调系统开发业务。
目前,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已确定新能源整车平台为新赛欧小轿车,将在纯电动汽车平台上开发空调系统,将于今年年底完成样车的初步开发,预计2013年底正式批量生产。
积极探索 攻克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七项关键技术
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德尔福公司积极探索空调系统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七项关键技术,包括电动压缩机、乘客舱空调系统、电池冷却系统、采暖/加热系统、系统集成与控制、节能策略与方法以及新型环保制冷剂。通过采用变频电动压缩机,能够在所有车辆速度下维持乘客的舒适性,即独立于发动机和动力传动系统的工作。通过采用余热利用的加热器加高电压辅助加热器的手段,可满足全部气候条件的制热、除霜和除雾功能要求。通过采用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节能技术,可使空调系统在中高温气候条件下节能20~50%。
经过与客户积极、及时、有效的沟通,基于新能源整车平台的要求,以及在充分理解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德尔福公司确定了空调以及电池冷却系统的技术方案,空调系统主要用于车室内乘员的空气调节和舒适性控制,电池冷却系统主要用于动力电池组的冷却和加热控制,系统控制器统一协调控制整车空调热管理系统。
努力实施 实践项目效果良好
参与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的开发是德尔福公司掌握汽车空调新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平台应用的第一步,与此同时,对公司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德尔福公司集中科研力量,成立了专题项目组,全体成员正在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实施新技术方案,争取早日实践项目的预期效果。
目前,已完成部件及系统的概念设计以及样品制作,并提交客户样车试装,效果良好。
近日,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对项目进行了节点检查。专家组认真审阅了检查情况表和相关材料,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报告,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质询,经过专家组充分讨论,技术专家组认为该项目通过节点检查。
当前,航天机电正处于“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汽配产业作为公司的优势产业,拥有丰富的技术研发和生产经验,公司将通过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的研发,掌握新能源汽车电动空调系统的关键技术,在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公司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机制为保障、以技术为核心、以人才为根本”的技术创新指导思想,为打造技术专业化、产业规模化、产品多元化的高端汽配产业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