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航天科技集团静电防护技术中心组织完成了对多个院及所属单位航天电子产品静电防护管理体系的现场审核工作。
自2015年1月获批成为集团公司唯一一家静电防护技术中心以来,五院514所始终秉承航天型号质量理念,积极打造静电防护系统服务平台,助推航天型号产品质量与可靠性提升。
推进体系认证 提高防护意识
“中心按照集团公司要求,以《航天电子产品静电防护管理体系要求》标准为依托,推进航天电子产品的制造、装联、测试、检验、试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全过程的静电防护管理体系建设与认证。”514所静电事业部是中心静电防护工作技术服务支撑机构,事业部部长季启政深感责任重大。
截至目前,中心已完成集团公司及其重点外协单位60余次静电防护管理体系认证审核,还为航天科工8511所,中电10所、43所、58所,北京宇翔电子有限公司、北京晨晶电子有限公司、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提供航天电子产品静电防护管理体系认证服务。
目前,在建静电防护体系单位超过80家,按照标准开展系统性静电防护单位超过100家,正在向中电科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科院、战略支援部队、高校等集团重要外协单位广泛推广和应用实施。
同时,中心定期编制《静电防护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情况分析与对策建议报告》,配合集团公司推动质量整顿专项活动、星级现场建设、工艺纪律检查、电装能力评价、型号供应商管理体系建设等工作。
此外,中心每年按计划组织内审员、监视测量人员、管理人员、设计人员、操作人员、物资人员、外审员等培训班,以持续提高相关人员静电防护意识。目前,年度发证超过500张,单位现场人员培训超过1500人,系统性防静电的质量控制意识逐步提升。
打造服务平台 利用专家资源
以航天电子产品静电防护管理体系认证为牵引,中心已搭建集成技术研究、产品检测、物资配货、工程施工、培训咨询、能力认证等基础业务的静电防护技术系统服务平台,以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考核来强化防静电产品供应商选择和评价能力。
“我们陆续丰富质量信得过静电防护产品种类,目前累计服务集团及其外协客户100余家,有效抵制了质量低劣防静电产品流入航天科研生产流程,持续为航天客户提供一站式电子产品静电防护系统解决方案。”514所静电事业部副部长高志良说。
2016年3月,514所获批国家静电防护产品认证机构资质。2017年9月,获“国家静电防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式授权。
“这两个静电防护产品检测与认证资质,有效扩展了静电防护产业化综合服务平台能力,不断促进航天型号用防静电产品供应商选择和评价质量提升。”高志良说,这对于中心能力提升也是极大助力。
在航天型号质量急需改进和静电防护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技术研究中,中心加大投入,在研静电防护技术课题达10余项,在空间在轨航天器静电防护技术、超敏感电子产品静电损伤机理及防护技术等前沿领域不断向前推进。
2016年6月,514所建成北京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国内唯一静电防护领域院士,来自高校、研究机构的近20位静电专家进站。该所自主投入设立“刘尚合院士专家工作站静电研究基金”,打造国内唯一实体性静电防护专家平台,在航天电子产品质量提升急需研究的真空环境下外界电磁场诱发静电放电机理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积极开展互动 促进航天质量提升
中心通过每年一届的静电防护与标准化国际研讨会充分聚集国内外先进静电防护与质量控制专家研讨交流,用“智库”力量为航天型号产品静电防护与质量控制水平提升作出贡献。
中心每年委派大量静电专家参与型号单位对外协单位的航天产品生产制造质量管理二方评价活动20余次,针对静电防护薄弱环节提出整改建议。
2015年,集团公司开始全面实施“航天质量提升工程”,中心向集团提交《助力航天质量提升工程,静电防护专项能力提升工作方案》,对影响航天生产制造质量控制的静电损伤的关键性因素提出了针对性改进方案并实际应用推广。
2017年,中心承担了《航天电子产品静电防护工作现状研究分析与质量改进研究》项目,组织完成了集团公司所属24家单位静电防护的现场调研,实地掌握了防静电情况并汇总针对性改进提高建议上报集团公司。
“目前,中心在积极配合集团公司及各院开展《航天型号精细化质量管理要求》落地实施,在强化航天型号产品生产现场建设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质量控制作用。”高志良说。
季启政表示,作为集团公司唯一指定的静电防护技术支撑单位,中心将切实结合航天型号工程质量管理需求,推进静电防护技术基础研究和配套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做好航天电子产品全过程静电防护保障,共同提高静电防护等关键生产制造问题解决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助推航天型号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与供应商管理体系建设。(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