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700余万元,共实施基础设施、特色产业、航天育种、电商扶贫等扶贫项目80多个,惠及群众3212户1027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54户5293人,贫困户实际脱贫248户794人……”
近年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持续发力定点扶贫工作,发出“凝聚力量奉献爱心,助力定点帮扶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倡议。作为集团公司陕西洋县扶贫工作组组长单位,四院自2002年以来,发挥航天特色优势,扶危济困,扶技扶智,“造血输血”,让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在秦岭闪耀。
发挥航天优势 产业扶贫为重
帮扶救助困难群体、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航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更是航天人的政治责任所在。
发展产业是拔掉穷根的根本途径。在投入帮扶资金改善当地基础设施的同时,四院自2018年以来,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投放定点扶贫资金270万元,共实施洋县薛氏土蜂养殖基地、老庄村吊瓜生产示范园等帮扶项目9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61户1500余人,通过航天帮扶实际帮助洋县脱贫86户323人;此外,还投入捐赠资金150万元,帮助窑平村、月蔡村两个深度贫困村建设地面式光伏发电项目,与该县光伏项目总体规划同步进行,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23户1047人。
四院还利用资源优势,将航天育种技术应用到扶贫领域。35亩航天育种树莓项目在洋县成功栽植并喜结硕果,为精准帮扶探索了新路。此外,四院还打通线上线下渠道,积极宣传、推介洋县有机产品,帮销业绩连年攀升,为当地农产品拓展市场、增加销路。该院还投入资金,建成陕南首个航天科普体验中心以及筼筜谷农耕文化体验园,同时借助航天事业的影响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本村及周边贫困户增收脱贫,并辐射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有机产品的购销,加快了当地脱贫致富步伐。
在公益扶贫方面,四院职工响应倡议,奉献爱心,在“公益中国”平台累计注册上万人。该院每年年底持续开展访贫问苦和送温暖活动,为贫困户送去慰问金、粮油、棉被等生活物资,向村委会捐赠电脑等办公用品,并组织书法爱好者现场写春联赠予村民。为切实解决贫困户“看病难”问题,该院还组织了陕西航天医院的医生、护士到洋县农村开展送医送药义诊活动。
输血更注造血 扶技扶智为先
2018年,除资金扶持外,四院更注重扶技扶智。
利用航天基础加工专业的优势扶持职业教育事业,四院扶持建设了洋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数控技术应用、焊接、汽车应用与维修等3个专业,围绕学习技术、培育产业,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极大提高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本领。同时,派6名一线航天技能大师走进课堂,宣讲工匠精神,面对面讲授数控、焊接等专业课,获得一致好评。仅2018年,四院为洋县培训基层干部36名,培训技术人员150人。
该院还大力扶持洋县基础教育事业,每年派志愿者赴洋县开展形式多样的捐赠活动,先后向当地学校捐赠火箭模型、科教器材等学习办公用品,改善了教学条件和师生的生活条件。同时,开展航天科普活动,教授学生制作和放飞火箭模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四院还注重在党建方面帮扶共建,该院党员捐赠特殊党费数十万元,修善了5个贫困村的党员活动室,有效保障了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改善了村集体活动场所环境。四院8个“红旗党支部”与老庄村24个贫困户结成帮扶小组,开展一对一入户精准帮扶,同时帮助村基层党组织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凝聚力、战斗力。2018年,四院共有3名同志挂职副县长、驻村第一书记,他们以派驻地为家,结合洋县发展实际,选准切入点,发挥航天产业扶贫引领作用,积极开展扶贫工作。
除了洋县定点扶贫外,四院还成立了“向阳花”青年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全院团员志愿者注册率达90%。连续5年,四院的青年志愿者赴蓝田等地开展“微爱留守,铸梦航天”主题活动,累计帮助秦岭山区643个留守贫困儿童实现“微梦想”。2019年,青年志愿者们还开展了“保护母亲河、关爱大秦岭”蓝田秦岭北麓义务植树活动,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四院团委还利用APP发布活动消息,开展志愿服务打破地域局限,实现多地联动,志愿者网上报名、网上签到计算工时,服务更加规范,积极性更高。
未来,四院将充分发挥航天的科技创新、示范引领优势,积极履行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继续在秦岭闪耀。(院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