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白鹿原试验区的一声轰鸣,宣告着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01所2021年全年标准发动机试验量再破历史新纪录。
随着四院年度装药任务量不断提高,401所标准发动机的试验量也不断跃上新台阶。而数字“井喷式”增长的背后,是咬定目标不放松的坚韧,是敢于突破走在前的锐气,是勇攀高峰创一流的担当。
面对人手不足、测试数据处理工作量极大等难题,该所班组成员将目光投向了数字化手段。青年组员成立了智能化测控技术研发创新攻关小组,在试验现场,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组员们在任务完成间隙,抑或是下班后的休息时间都坐在电脑前,或在翻阅资料,或在敲击键盘……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了艰苦的集智攻关,他们终于完成“标准发动机试验测控及数据处理智能化系统”的开发工作。
青年组员小庞兴奋地介绍道:“以前技术人员获取数据需要经过大量计算、手动翻阅记录,耗时费力。有了智能化新系统,我们就能实现数据的一键管理,简直是神器!数据自动采集、试验信息自动录入、自动化数据处理算法、数据自动对比、数据报告自动整理、试验报告自动生成等先进功能,使试验数据处理工作效率提高百余倍,同时也能为测试数据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加码’。”
由401所主持研发建造的标准发动机自动装配及在线检测生产线也已华丽亮相。“几十年来,发动机点火药柱一直是由装配师傅手工安装,安装完毕后,工人师傅还要将20多斤重的发动机搬运至20多米外的试验台上,平均每天数十发的试验量,相当耗费体力。”该所试验组班组长张荣表示。
经过革新,生产线可实现标准型号发动机装配、点火药柱安装、物流传输过程的“全自动”,极大降低一线操作职工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且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此外,装调岗位人员高龄化以及测控岗位人手不足的严峻形势,也倒逼班组跳出了人才培养的窠臼,进行“大岗位融合”。该所将班组的近30个岗位融合为数个大岗位,并实施了“一岗多能化﹑学习工作化”的人才成长储备方针,班组人员转变了“守好一亩三分地”的保守观念,在工作中互学互惠。
负责试验指挥和点火控制的同志成了数据采集、处理和试验报告生成的熟练工,传感器校准岗位的青年职工也成了发动机装配的行家里手。一“融”则“荣”,班组全体成员的成长成才与试验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激发出惊人的潜力。
新一年,401所已上紧了发条。大家深知面前是一条“不进则退,慢也是退”的赛道,只有坚持以价值创造为本,锚定未来,苦干实干加巧干,才能在“三高”发展目标的领航下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康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