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飞行试验圆满成功的消息传来时,航天科技集团九院16所(7171厂)高精度光纤三自惯组团队的贾继超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在场所有试验队员紧紧拥抱欢呼,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
900多个日夜的鏖战,项目团队历经了“千淘万漉”的艰辛,凭着面对任何困难都绝不放弃的坚韧,迎来了“吹尽狂沙”的喜悦。
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项目伊始,所有人都知道,这是16所(7171厂)任务结构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但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机遇和挑战面前,贾继超声音铿锵有力。
哪里有困难,党旗就在哪里飘扬。在充分借鉴成熟产品和技术的基础上,该团队党员做先锋、扛大旗,条分缕析、反复研判,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打磨,展开多轮方案论证,形成了完善的竞标方案,并以第一名的成绩在方案竞标中突围。
方案竞标成功了,但产品研发设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技术挑战数不胜数,为了研制最优产品,贾继超带领团队成员咬紧牙关,在艰辛而漫长的研制路上不断求索。
初样产品开始振动时,出现导航位置误差不满足要求,甚至减振器断裂的情况。贾继超带领团队成员分析数据、查摆问题,对结构设计状态反复确认,在振动试验台上反复试验,夜以继日地工作。从不戴眼镜的他戴上了眼镜,双眼甚至出现了眼底出血的症状。
为提高温度补偿精度和快速响应能力,技术负责人孙红鸽和团队成员重新设计方案。由于试验需要连续不间断进行,每几个小时就要变换温度点进行测试,她已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是在分析温度试验的数据中度过的。长时间的劳累让身体免疫力下降,为了不耽搁研制任务,她没有及时就医,留下了后遗症。
咬咬牙再挺一挺
与其他项目一个月左右的实物比测时间相比,该项目的比测周期长达半年之久。13项精度试验和10项环境试验比测,其中任何一项不合格,团队就将失去来之不易的“方案竞标第一”的优势,这让参加实物比测的试验人员身心都承受着巨大压力。
“咬咬牙再挺一挺,成了咱们好庆功。”关键时刻,该单位领导的话让大家又充满了能量,有了前行的动力。
贾继超和孙红鸽日夜奔波,与组织方积极沟通测试项目进度和各项细节,确认试验场地和测试设备状态,确保比测产品能以最优状态完成各试验项目。其他试验队员也是常常迎着第一缕阳光出发,深夜才回到宿舍,再进行技术论证,确保次日的试验项目顺利开展。
在比测过程中,一项试验指标要求非常严苛,在几家单位相继失利的情况下,试验队顶着巨大压力,仔细核对数据,制定预案,再三确认产品状态。最终,试验结果显示产品不但完全满足,甚至优于指标要求,赢得了组织方和用户的一致认可,团队再一次夺魁。
组队与时间赛跑
为惯组配套的高精度光纤陀螺是16所(7171厂)的自研产品,面对一系列核心技术需要突破和交付节点异常紧迫的挑战,多个由党员“领跑”的攻关小组和突击队迅速组建起来,真正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领着,关键时刻有党员顶着,开启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较量。
电路设计突击队,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多轮设计,并通过逐项评审,实现了一次设计、一次投产、一次验证3种电路,且验证结果完全满足技术指标要求。
光纤环技术攻关小组不断优化结构设计,开展大量试验验证,成功突破光纤环绕制过程中的应力控制等难题,使光纤环精度有了质的飞跃。
装配技术攻关小组通过近千组测试数据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反向改进装配各环节的控制方法,优化装配操作,使装配效率大大提升。
2022年年初,疫情让西安按下了暂停键,那时正值产品交付的关键阶段,团队成员不约而同主动逆行奔赴,在封闭的科研生产现场昼夜不停地开展产品出厂前的各项工作,确保产品24小时不落地,直至顺利交付。
在这里,深夜灯火通明的工作现场、简易的休息床和熬红的双眼都是航天人在“筑梦航天”的征程中用热血和坚毅绘就的一幅幅生动画卷。(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