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声长啸,寂静的沙海中,一条苍龙腾空而出,划过一条完美的弧线,直冲霄汉。“成了!”对讲机中,观察员第一时间播报了用户考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的喜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试验队员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提出,“三高”全面发展是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一流军队的有力举措。一直以来,集团公司广大科研人员、奔波在祖国各地的试验队员始终牢记强军首责,秉承“三高”全面发展理念,以实际行动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持续提供有力支撑。
闻令而动,逆行出征打硬仗
今年4月,八院一个重点项目启动用户考核试验准备工作。此时正值上海疫情封控期间,人员协调及各项工作的开展极其困难。但考核试验已提上日程,各项调试工作的开展刻不容缓。项目团队在“两总”的带领下,克服重重困难,立即组建了试验队,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试验物资筹措、产品调试发运等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确保试验如期进行。
为按时完成任务,各厂所试验队员闻令而动,连续几个月辗转多个试验场,每天早出晚归,完成了对新增功能的调试与验证,并参照大纲对产品进行反复的功能检查和流程验证,为考核试验做好万全的准备。
本次试验是用户对产品的首次考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项目总师蒋总所说:“本次考核试验是我们面向用户的首次亮相,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坚决打好这一仗!”
难度超前,稳扎稳打破迷局
此次试验是一场未知的考验。对于目标的一切特性要求,团队都是在临近试验前才了解一二,飞行轨迹与参数特征更是不得而知。
彼时正值酷暑,骄阳似火,产品表面温度极高,触摸时稍有不慎便会烫伤。作为考核项目之一,用户对产品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性能极为关注。因此,所有工作都正常开展,专项试验、架设天线、拆装部件……随处可见队员们顶着烈日来回奔走、爬上爬下的身影。
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团队即刻开展了摸底试验,然而现实却给大家浇了一盆冷水——摸底数据并不理想。由于场地与目标的特殊性,加之飞行参数设置极具挑战性,产品的诸多系统均无法适应。而此时距离最终的大考仅有三四天时间,一股阴霾笼罩住整个团队。
此时,项目副总兼此次试验的领队徐总临危不乱,鼓励大家迎难而上。他一方面协调各系统立刻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另一方面迅速调整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各分系统的最大优势,从策略上确保具备通过大考的条件。副领队周总也积极与用户沟通,努力做到知己知彼。
面对空前的挑战,徐总经常鼓励大家:“我们面临的是未知的挑战。只要我们稳扎稳打,让产品最大限度发挥能力,便有足够的底气迎接一切挑战。”正是这坚定的信念以及对产品足够的信心,指引着团队一步步力克万难。最终,优化方案效果显著,团队终于冲破迷雾见青天。
此次试验中的科目难度巨大,不确定性极多,极其考验操作手的临机反应与操作能力。为此,身为操作手的系统总体设计师葛高工反复修改试验实施方案,核对每一个参数,在脑海中一遍遍地模拟可能出现的意外场景和可以采取的预案。
然而,其中一项试验由于外界原因未能取得既定效果,第二天紧接着的试验直接关系到本次考核试验能否继续进行。陡增的巨大压力,让坐在操作席位的葛高工手心浸满了汗。他默默给自己鼓劲:“这一次必须成功!”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这项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一举打消了用户对产品的顾虑。葛高工自豪地说:“我就是要用事实证明,我们的产品完全经得起考验!”
现场命题,随机应变迎挑战
试验进行到最后一个科目时,用户临时要求更改试验流程,原定的实施方案无法满足要求。在距离试验开始还有10分钟的紧急关头,队员们火速集合,召开临时会议,迅速敲定了满足用户“现场命题”的处理方案。最终,凭借产品的灵活性能,完美通过考验,再次展现了产品的强大适应性,让用户赞不绝口。
作为重要系统的负责人,小郭和小杨一直奋战在最前线。从产品总装联调到方案策划,他们总能抓住重点、高效分析、沉着应对。而90后设计师小章、小范、小何,入职仅几年,也已成为各自领域的骨干力量。
此次参与试验的队员人数不多,且所处环境硬件条件相对简陋,所以从产品发运到完成试验的所有工作都要由10多人的团队自己完成。因此,大家都身兼数职。负责电气与结构的小刘,是保障所有分系统正常工作的“稳压器”,遇到突发问题,他总能以最快的速度排查解决。车长小王,作为与产品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既在产品调试中配合操作,也兼任团队中的电工角色,同时包揽了总装工作。遇到棘手问题时,大家总是齐心协力,携手应对,只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为赢而战。(章宇航 葛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