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新闻 →  正文
航天科技九院704所降水测量雷达研制侧记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23年10月25日    字体:【】【】【

一部从卫星上观测降水的雷达该怎么设计?这是2006年摆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九院704所科研人员面前的一个挑战。从预先研究到雷达上天,一群人整整花了17年时间,让中国人从此可以自主通过卫星实现三维立体降水测量。

今年4月16日,搭载这部雷达的我国首颗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G星进入预定轨道。中国人“观云测雨”又多了一项“独门绝技”。降水测量雷达凭借对降水三维结构的探测能力,将帮助我国提升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在气象预报、气候研究、水利应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解决困难是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

风云三号G星是世界上第三颗降水测量卫星,其主载荷降水测量雷达是我国首部星载降水测量雷达,“自主”二字在雷达研制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意味着我国首次能在天上以直接测量的方式来测降水。”704所微波遥感室主任江柏森介绍,雷达可对300千米幅宽、海拔18千米以下全球中低纬度地区的降水进行全天时、全天候的双频段、高精度、高灵敏度的连续三维层析主动直接探测。

降水测量雷达主任设计师杨润峰解释,以前气象卫星从天上拍云图类似于拍摄光学照片或拍X光片,只能获得降水的二维分布信息,无法精准获得降水垂直分布情况,难以得知不同海拔地区的降水强度。如今,降水测量雷达相当于给大气做CT,能够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获得降水的垂直特性信息,实现三维层析探测。

从卫星上对降水进行立体探测并非易事,首先体现在雷达系统方案的选择上。团队采用了Ku/Ka双频有源相控阵雷达体制,实现Ka/Ku双频同步观测,将降水测量灵敏度提高到0.2毫米/小时,同时能准确分辨目标是雨、雪,还是冰雹。相比国外产品,风云三号G星降水测量雷达的观测幅宽大幅提高,Ku雷达从250千米提高到300千米,Ka雷达从125千米提高到300千米,且在相同探测灵敏度条件下,垂直分辨率提高了一倍,可以获得更为精细的三维结构信息。

第二个难题体现在雷达天线的研制上——必须克服强烈的地表回波干扰,提升雷达天线的定向性,将更多的能量聚焦到目标上。雷达总体设计师赖光霁介绍,从卫星上测量降水,需要抑制强百万倍的地表回波干扰,这比一般的雷达地表回波抑制能力要超出100倍。

降水测量雷达天线负责人丁克乾回忆,这样的雷达天线,设计难度大,工艺参数控制非常严格,3天才能完成1根天线,成品率很低,无法满足项目研制进度要求。团队通过仿真进行反复迭代并改进工艺,大幅提升了天线的加工速度和成品率。

“虽然遇到的问题很多,但解决困难是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由于测试及定标的数据量巨大、分析工作繁杂,团队的曹蕾博士设计出一套自动数据处理系统,实现数据分析判断的自动化,大幅提高了测试效率,也避免了人工判断分析数据带来的疏漏。

追云逐雨,始终带着期待

要在复杂的空间环境中工作6年,雷达就必须有个“健康的身体”。

为了确保长寿命高可靠性,团队在地面做足了工作,雷达硬件、软件设计团队开展了冗余、空间环境适应性设计等多种可靠性设计工作。上天之前,雷达累计开展了3000余小时的加电测试,经历了振动、热真空等空间模拟环境考核,进行了全面检验。

杨润峰介绍,为了保证雷达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团队为雷达设计了雷达内定标和天地一体化外定标功能,可以进行“从头到脚”式的全链路标定。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团队用17年时间努力完成的一项项基础性技术攻关。

江柏森不仅对各项技术如数家珍,也细心记录着团队一路“追云逐雨”的点点滴滴。“一次试验返程时突然遇到很好的观测条件,我们坚持让飞机多盘旋了几个回合,比原计划晚了一个多小时才返回。虽然机长因为担心降雨天气的飞行安全,脸色不太好看,但好在我们拿到了满意的试验结果。”开展挂飞试验时,在6000米高的试验飞机上,他们常常要穿着羽绒服靠吸氧来缓解高空反应。

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试验队员们裹棉被、吃泡面,缩在狭窄的车厢里待了十七八个小时奔赴试验场地。“所有队员不畏艰苦、不惧压力,只要卫星在轨工作顺利,观测数据稳定有效,一切都值得。”江柏森感慨道。

704所所长于勇补充道,星载降水测量雷达被称为“空中雨量计”,自开展研制攻关以来,704所坚持开展自主技术创新,成功实现了对全球中低纬度地区降水的高精度三维立体探测,填补了我国自主星载降水三维层析探测数据的空白。“未来我们将不断推出更先进的气象探测仪器,进一步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气象监测、数值预报及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顾航瑜)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372291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