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新闻 →  正文
航天科技一院211厂提升质量管控能力侧记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24年11月29日    字体:【】【】【

重大工程发射与型号首飞任务交织,高密度飞试任务再创新高,履行强军首责,全力确保各项科研生产任务圆满完成……今年下半年,挑战重重。作为火箭总装厂,航天科技集团一院211厂顶住压力,坚持“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胜算”,全面夯实质量基础,提升质量管控能力,以有力的质量保证支撑“大国重器”飞得更稳更准,为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筑牢成功根基。


211厂职工正在开展长二F运载火箭总装工作。曾一帆 摄

变思想 从“保成功”到“保证成功”

一直以来,面对急、难、险、重的研制任务,211厂牢记强军首责,全力抓质量、保成功,实现了无数重点型号“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

在总装工作中,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首次要有百倍的信心,百次要有首次的标准。因此,在这里,目光不光要放在每一发产品上,更要认清任务与质量形势,提升队伍的整体能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提升质量管控能力,首先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厂面临的严峻质量形势。今年上半年,厂党委加强质量意识教育,第一议题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强国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关于“强军首责”的重要指示精神。针对今年的质量管控工作,厂党委也聚焦“夯实基础持续减少质量问题”“过程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多发问题专项治理减少共性质量问题”等方面,明确了重点工作。

今年年初,211厂各党总支、党支部纷纷开展质量形势专题宣讲,让全员更加明确厂面临的任务与质量形势,营造“人人理解形势、人人明确要求、人人注重品质”的良好氛围。

不久前,该厂召开各领域质量分析会,分析各领域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按单位级双周、班组级每周的频次定期进行常态化质量分析。同时,该厂策划开展了质量工作大讨论,组织“压实责任控风险,凝心聚力保成功”大家谈活动。该厂以问题为导向,各级领导到基层参加车间级、班组级的质量分析和质量意识教育活动,与员工进行面对面交流。

质量工作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后续,质量部门、各单位也将继续宣讲质量形势,持续形成良好氛围。

强体系 把好“入口关”严控“出口关”

完善的制度是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的最好抓手。

作为火箭总装厂,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把好“入口关”和严控“出口关”,真正发挥总装厂的把关作用。今年年初,211厂质量部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近些年产品质量问题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发现厂内生产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问题出现在外协单位生产的零部件产品中,这反映出产品在入厂时的检查全面性与规范性不到位。

为把好“入口关”,该厂修订了《供应商管理规定》,进一步细化了供应商产品的检查要求与范围、程序与人员等;修订了《入厂检验和试验规定》,改进多媒体记录不完善、交接检查表格格式不统一、交接检查过程不细化等问题。

作为总装厂,出口关是所有产品的最后一道关。“作为无数重点型号的‘后墙’,要保证生产效率,也要对出厂产品负总责,这既是政治要求,更是使命担当。因此,产品出厂前,要履行好总装厂职责,需要把出厂前检查落实落细。”该厂副厂长刘琦说。

《型号产品出厂前检查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在产品最终检验完成后要开展出厂前检查,确保不带隐患出厂。

今年以来,211厂以问题为导向,已修订、换版22项厂级质量管理文件、标准,将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固化成制度标准,将“交过的学费”转化成组织的“知识财富”,确保同样的问题不再出现。

同时,针对批产特点,11厂专题研究、编制批产专项质量管理文件,提出了10项工艺要求、7项质量管理要求,对重点工作环节质量问题处理和验收交付提出了针对性管控要求。

目前,针对现场管理工作,211厂正在细化全流程、全要素管理要求,目前该厂所有生产现场均已达到四星级以上水平。

补短板 开展专项治理,减少共性问题

质量管控既要宏观而全面,也要微观而细致,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提升管控效果。

2024年,211厂持续深入开展多发问题专项治理与过程控制能力加强工作,向具体问题发力,把控生产过程。

“我们开展了多项专题工作。一是‘回头看’,再次分析了2019年以来出现的59项质量问题的原因和性质,并根据分析结果形成了工作计划;二是‘定期查’,对交付现役装备中多发的电连接器、总装多余物、表面喷涂问题重点开展了专项治理,并将控制情况纳入厂质量监督检查事项,每季度对标检查;三是‘补短板’,针对共性超差问题,开展了21项影响成败的薄弱环节治理工作。”质量处处长祝世强介绍。

薄弱环节的治理,往往离不开工艺改进。如对3.35米整体旋压圆环加工工艺进行改进。

原先,3.35米箱底受旋压和热处理变形影响,圆度、来料型面与箱底理论尺寸拟合度较差,导致打压试验和搅拌摩擦焊无法正常进行。

在前几件产品加工过程中,该厂1车间发现最厚处和最薄处的误差能达到5毫米,而且每次加工的误差都不一致。这也是长期影响型号研制的难题之一。

在这次专项治理中,1车间和51车间联合成立了专家组,对工艺进行改进。“我们优化了加工工序,提前释放部分残余应力,并在后续工序中车加工去除变形,改善车削过程中壁厚差较大的问题。”1车间工艺员李玲辉介绍道。

最终,加工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全新的方案下,产品的壁厚差减少了2毫米,效果良好。而且,该方案的改进与可靠性提升,带动了一系列产品工艺与质量的提升。

与此同时,一场全员参与的质量大排查工作也正在有序进行中。全厂上下围绕型号产品研制全生命周期,从产品设计、工艺方案制定、生产过程、发射场作业、维修服务等产品研制全流程和环节梳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提前将质量风险消灭在萌芽阶段。

随着年底临近,面临各种重点型号任务,211厂将持续夯实质量基础,提升质量管控能力,确保全年任务目标圆满完成。

质轩 曾一帆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372291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