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13时08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稳稳降落在东风着陆场东区。现场搜救人员迅速抵达着陆点,有条不紊开展工作。看到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大家因返回任务推迟而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欢呼声交织在一起。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九号返回舱着陆瞬间(央视新闻)
此前,因东风着陆场气象条件不满足任务要求,原计划4月29日实施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任务推迟进行。据介绍,大风会对飞船的姿态控制产生较大影响,影响返回舱的落点精度,返回舱落地后易发生拖拽翻滚等情况。
据了解,飞船返回时间发生变化后,飞船返回舱的落点发生相应变化,此次任务返回舱首次降落东风着陆场东区。面对新情况新考验,工程全线密切协同、天地联动,迅速制定应对举措,确保任务圆满成功。
当天,神舟十九号回收任务延续使用神舟十三号以来的“5圈快速返回方案”,返回过程具体包括分离、制动、再入、减速、着陆缓冲5个阶段,确保航天员回家之路快捷、舒适。
大风扬沙天气对搜救分队的正常搜救影响也比较大。“我们的总体目标是要保证任务圆满无缺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彭华康表示,返回任务当天,试验队提前两个多小时抵达东风着陆场,在预定落点附近准备返回舱落地前的各项事宜,确保航天员返回万无一失。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回收试验队优化工作流程,反复确认细节,克服自然条件限制,开展了多次安全培训,围绕返回过程故障、着陆环境异常、处置工序故障三大类故障模式,准备了十几种处置预案,并针对重点环节进行多次单项和综合演练。
神舟十九号飞船于2024年10月30日成功发射。神舟十九号乘组在轨驻留183天,其间迎来天舟八号货运飞船、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并于2025年4月27日下午完成与神舟二十号乘组的在轨轮换交接。
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长二F火箭发射神舟十九号飞船。(张晓宁 摄)
任务期间,神舟十九号乘组顺利完成全部实(试)验与应用任务,并进行了3次出舱活动和6次载荷进出舱任务,创造了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9小时时长的世界纪录。3名航天员中,蔡旭哲已执行5次出舱活动,成为出舱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宋令东成为我国首名进行出舱活动的90后航天员;王浩泽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蔡旭哲(中),王浩泽(左),宋令东(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
我国空间站工程使用的空间站各舱段、载人飞船、货运飞船、中继卫星及发射这些航天器所使用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均由航天科技集团研制,工程其他分系统也有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相关单位参与。
(邓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