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集团要闻 →  正文
我国火箭残骸伞降控制系统可行性获验证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20年03月20日    字体:【】【】【

3月9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北斗三号GEO-2卫星取得圆满成功,同时,我国火箭残骸伞降控制系统可行性得到验证。

这次任务进行了落区控制技术的验证试验——火箭助推器上安装了落区控制装置,获取了助推分离体全程飞行数据,稳定伞、减速伞工作正常,并基于北斗短信提供了准确的落点定位信息,验证了伞降控制系统整体方案的可行性,标志着我国火箭残骸精准定位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当天,在长三乙火箭助推器成功分离后,位于西昌指控大厅的相关设备随即接收到助推器的坠落轨迹数据,火箭残骸信息处理与发布系统迅速计算并定位出落点坐标,通过地图、曲线形式向指挥席推送残骸轨迹和落点信息,在任务中首次实现了残骸信息的实时接收、处理和显示。

据了解,落区工作人员仅用25分钟就顺利找到了火箭助推器残骸,而此前完成这项工作短则几小时,长则大半月。

近年来,我国运载火箭高强密度发射成为常态,随之而来的火箭残骸落区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关注。为了保障人员安全,当前的做法是,在每次发射任务之前,将落区内百姓疏散到安全地带,这不仅给当地百姓带来不便,也增加了火箭发射的经济成本和工作难度。

为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一部提出了基于可控翼伞和栅格舵主动控制运载火箭分离体控制返回的两种技术方案,实现未来运载火箭子级残骸落区相比目前范围缩小85%以上,大幅提升我国内陆发射场发射运载火箭的子级残骸落区安全性。

2019年7月26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任务中搭载了基于栅格舵的一子级落区控制装置。那次任务中,一级箭体最终受控坠落在预定落区,落地前一子级分离体飞行姿态稳定,实际落点距离理论落点距离小于3000米,演示验证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完成了国内首次的创举。

与此同时,一院一部也在同步推进基于翼伞的助推器落区控制技术研究。技术团队在前期多次飞行搭载试验中获取了火箭分离体再入过程的位置、姿态等重要信息,并持续推进系统级搭载试验。此次试验验证了整体系统方案的可行性,也是落区控制技术验证的坚实一步。

长三乙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刘立东表示,“翼伞方式控制落区技术过去多应用在航空领域,对于火箭助推器回收来说,由于开伞姿态变化大,有相当大的技术难度。后续还会进行两次搭载试验验证,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使残骸回收最终告别‘自由落体’时代”。(刘岩 赵聪)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信访邮箱:xinfang@spacechina.com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