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新闻 →  正文
航天科技四院7414厂挖潜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侧记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23年05月05日    字体:【】【】【

俗话说,省下的就是挣来的。曾经,航天科技集团四院7414厂一型号产品圆筒旋压受产能影响需借力外协,每件产品的加工费用六七万元。而今,该厂旋压中心通过创新组织管理、挖潜扩能增效,60多天便高质量完成270余件圆筒旋压加工,为工厂节约外协费用1840余万元,成为岗位创造价值、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范例。

好市场带来的“尴尬”

近年来,基于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和良好的质量性能,7414厂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某型号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接连签下一个又一个大单,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如何抓住利好的市场机遇快速提升产出能力、降低履约风险,将产业项目做大做强,成为该厂要考虑的头等大事,而优质足量的产品圆筒则是影响产出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科研生产任务的持续增长,该厂原来专用于该型号产品的圆筒旋压加工设备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无奈之下,该厂采用“厂内旋压+外协配套”的方式,尽最大努力增加产能,满足产品制造需求。

虽然外协加工可解当下之急,但工厂要支付高昂的加工费用。更重要的是,外协生产进度很难做到与工厂生产进度同步,常出现生产过程与工艺保障“两张皮”,且存在很大的质量风险。因此,立足自身彻底解决圆筒自主旋压能力不足的问题,成为7414厂绕不过去的“坎”。

挖潜增效创造价值

“必须以价值创造为导向,加强成本管控,推动企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年初形势任务动员会上,该厂领导的讲话言犹在耳。“要实现圆筒旋压全成本自主可控”“一季度完成270件圆筒旋压加工”则是该厂提出的阶段性目标和要求。

面对过去几乎不可想象的任务要求,该厂旋压中心横下一条心,眼睛向内,创新组织管理、挖潜扩能增效,一方面加快推进新投产热旋设备的工艺试验,快速形成产能投入使用,另一方面创新采用“每日成果线上定时展示+骨干积分+阶段复盘”的组织管理方式,激发团队战斗力。

同时,他们又将产能控制前移,大力挖掘坯料供给潜能,制定坯料入厂台账,及时协调毛坯入厂时间,使之精确到小时,确保毛坯不堆积、不断供。

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在产出结果控制上精准发力,推动产出结果数据化、图片化,要求调度人员对日、周、月完成任务进行统计,并绘制生产效率变化曲线,直观反映一线生产进度,及时防范生产过程风险。

这些组合措施有力保证了任务计划、产品指标、人员部署落实落细落到位,进而实现有“据”可查、有“迹”可循、有“物”可证的“圆筒价值”。

锚定目标同向发力

团队齐心,其利断金。为确保完成圆筒旋压加工任务,今年春节前夕,旋压中心紧密围绕打赢新年开局攻坚战拉清单、明责任、定时限,成立以优秀党员干部和技术骨干为核心的攻坚团队,构建起“立靶、打靶、验靶、交靶”模块集约化滚动生产模式和各环节互促式闭环管理格局。

加工过程中,以李涛等3人为主的主操作小组,采用“新老结合、以精带弱”的人员精细搭配方式,顺利实现三班倒作业。以杨东浩等为代表的设备维保小组,提前做好设备易损件备份,24小时待命,确保故障第一时间被排除。年过半百的老职工吴晓金,坚守岗位连续作战,专门负责操作难度大、费时费力的圆筒旋压装卸料任务。

遇到个别毛坯变形严重、上下料难度大、易磕碰等问题,组长韩华强、王晓超便立即召开“诸葛会”集思广益。工艺保障组在继承中创新,彻底打通新旧设备旋轮轴和旋轮互换的通道,实现不同设备的工装互通,极大地降低了工装更换频次。

从农历大年初二开始,该厂旋压中心的干部职工用66天时间,使产品生产效率同比提高67%,以产品100%合格交付的优异成绩,提前完成圆筒旋压阶段目标,用行动践行了“三个惟有”的工作理念,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郭建华 马红君)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