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新闻 →  正文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平安返回东风着陆场亲历记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23年11月01日    字体:【】【】【

每一次出征都足以震撼人心,每一次归乡都令人欢欣鼓舞。

10月3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神舟十六号飞船回收试验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发接航天员回家。前往东风着陆场的路崎岖且颠簸,“博士乘组”这趟归乡路一夜间也已走了20多万公里。

翘首以待,共盼英雄归

夏去秋归,航天员归乡瞄准的东风着陆场位于祖国西北部的戈壁滩,直升机螺旋桨带起漫天黄土,为这片沉寂半年之久的土地带来无限生机。

无垠的荒漠被灯光点亮,大家都在期待着那划破苍穹的返回舱平安归来。7时许,天微亮,对讲机里的通报信息逐渐密集。

“非常激动,这是我第一次接航天员回家。”“开心,兴奋,居然完全不困。”“看那边,刚刚过去一颗卫星。”在距离落点大约20公里的待命区,一群平时研究各种航天器的专家兴奋地站在戈壁滩上,看着天上的一颗颗星星发出阵阵感叹。

千锤百炼,万无一失。回想4天前,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包含空中分队、地面分队等在内的各回收系统已经进行过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为了顺利迎接航天员归来,每一次回收任务都要多次演练,原本没有路的戈壁滩,已经被车辆硬生生压出一条条清晰可见的车辙。

掐算着时间,人们抬头在天上搜寻。“我看到了,我看到了!”有人惊呼起来,只见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降落伞出现在晨光熹微的天际,即使距离地面千米,也是空中最夺目的焦点,所有人竞相朝着预定方向看去。

随着降落伞上红白相间的图案愈发清晰,航天员落地的时刻也越来越近了。

在演练现场,看到过呼啸的直升机、飞驰的车队,感受过现场紧锣密鼓的工作氛围。但直到这一刻,置身茫茫戈壁滩,看着眼前的一切,真正感受到一个大伞从空中飘然下降是如此壮观。

朝着落点方位,所有的车辆都开始加速,想要尽快抵达。飞奔的车辆扬起漫天沙尘,梭梭树的枝干遍布沿途,它们是沙漠里为数不多可以坚强生存的生命,但此刻成为车子行驶途中最大的“敌人”。

8时11分,对讲机里传来“返回舱着陆!”经过10多小时的回家路,神舟十六号乘组3名航天员终于“回家”。即使戈壁滩已入深秋,但是现场所有人的内心都在沸腾。千里之外,万里之外,所有牵挂着3名航天员安危的人的心此刻也都跟着落了地。

一叶扁舟,平安归热土

霞光万丈,红旗飘扬。载着人员、设备的地面分队也迅速驶达落点。到达落区附近,车辆按顺序停靠,在一次次的演练过程中,这些操作所有人都已经烂熟于心。

朝着返回舱的方向,试验队员飞奔而去。50米、30米、10米……离天外归来的航天员们越来越近。57岁的景海鹏,37岁的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是万里挑一的英雄,他们又一次成功地在浩瀚宇宙留下中国印迹。

3名航天员陆续出舱,每一位出现在视野中时,现场都不由自主地响起热烈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在约5个月的时间里,在400公里外的太空中,他们承载着无数国人寄予的厚望,承载着全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渴望。如今,使命完成,终于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我们已安全着陆,感觉很好,请大家放心!”3名航天员向全国人民报平安。

“每次都是看到航天员出舱才能真正放心。”即使已经是第5次接航天员回家,回收试验队总体负责人彭华康依旧一直十分紧张。

亲眼见到航天员凯旋,纵使戈壁滩辽阔无垠,但依旧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人群散去,走近返回舱,这个重3吨、已经被烧得黑不溜秋的“铁球”,就是让航天员平安往返于天地之间、承载着亿万国人飞天梦的国之重器——神舟飞船返回舱。此刻,它正静静地躺在砂石地上,静静享受着人们的感叹与观摩。

适逢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我国首位航天英雄杨利伟在戈壁滩等待3名航天员归来,这更像是一场“跨越二十年”的迎接。这艘小小的“神舟”已经把32人次的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将29人次中国航天员平安带回。20年前,“神舟”将我国首位航天英雄杨利伟顺利带回;20年后,“神舟”再次将有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的乘组带回。

光阴流转,那份执着永恒不变。

拨云见日,尘埃落定。3名航天员乘坐的神舟十六号飞船像一颗划过的流星,这对浩瀚无边的宇宙来说,也许精彩只有一瞬,但是绚烂的光总会给看到过的人留下永恒的印象。

自1999年神舟飞船第一次飞天起,平安归来成为之后每一次任务出发时的美好期待,也成为每一次任务结束的圆满句号。

顾航瑜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