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新闻 →  正文
航天科技八院802所以数字化建设推进科研生产模式转型侧记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23年12月12日    字体:【】【】【

随着国防和航天装备任务“量”和“质”的要求不断增长,近年来,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2所为实现高质高效交付,不断推进新特征下的科研生产模式转型,举措之一是深耕数字化建设,健全标准体系,打造基于流程和知识的工艺快速设计,实现了以设计、工艺到制造等各环节的型号科研生产模式的数字化协同。


图为八院802所辐射单元生产线。唐周奇 摄 

找痛点,源头在哪切口就在哪

以数字化推动型号产品科研生产模式转型,第一步需要“对症下药”,找准科研生产管理过程中真正的痛点、堵点。数字化转型“怎么转、往哪转”,是横在决策和实施部门面前的第一道关。

为廓清迷雾、拨得云开,802所成立了以所长挂帅的数字化管理和实施方阵,在完成生产车间MES系统应用现状调研后,得出了要切实改变“人盯人”现状的数字化建设要求。

然而,数字化转型并非一朝一夕,科研生产部部长李建伟在接手这项工作后说:“要像管型号工作一样管数字化工作,一定要在型号上全面推进应用,才能体现数字化的价值。”

围绕科研生产全流程,工作小组绘制出覆盖13个业务系统的《数字化制造系统间数据连接关系图》,成为该项工作的“作战图”。

目标逐渐清晰,但生产业务流和数据流关系错综复杂。为厘清数据在过程中的产生方式和流向,工艺技术处的巫婕妤博士对各阶段MES实施情况进行了仔细分析,并到现场与各车间领导、调度、一线班组长及作业人员、领料员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仔细梳理生产各环节数据的信息,规划和细化数据流转图,形成了一份密密麻麻的“数据地图”。有时候,哪怕是一处小改进也能给巫婕妤带去不小的惊喜。

正因有了“作战图”和“数据地图”,每一次会议研讨和头脑风暴越来越有针对性,讨论焦点也逐渐聚集,工作方向也越来越清晰。

破壁垒,业务联动共生共赢

数字化协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打破业务壁垒:车间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什么通道和方式传递给业务部门?工艺员收集到的问题怎么进行归集和分类?又怎样转化为线上可实施的模式?对一连串问题的思考,使这项系统工程不断向前推进。

之前“车间作业计划管理及作业派工”作为MES系统的核心功能,一直未能在生产部门得到有效应用。为打破这一僵局,科研生产部、工艺技术处和信息中心联合起来,多次组织相关业务人员开展讨论。

尽管线上信息处理优化的工作涉及部门多、业务流程复杂、时间跨度长,实施难度非常大,但802所数字化建设人员没有退缩,在多次征集用户使用意见和反馈后,站在用户视角对MES系统的核心功能进行了聚合,大幅度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易用性。渐渐地,MES系统越来越“亲民”了,数据也越来越准确了。目前,802所批产型号生产计划已全面应用MES系统。

4车间主任陆涓涓不无感慨地说:“原来单板都是一人负责制,生产进度只能依靠班组长每天现场统计,现在班组长利用MES系统直接将工序派到操作人员,通过扫码记录实时反馈进度,我们也就不需要再‘人盯人’了。”

开新篇,激活流程创新密码

围绕科研生产关键流程,聚焦研制和生产瓶颈,集智攻关,一大批影响效率的堵点被一一疏通,影响产品质量提升的漏点被逐个堵住。

802所通过推进A5系统产品在线设计,实现了EBOM与设计过程强关联,加强了对基表的技术状态管控;MES系统派工功能的实现,改变了原有基于流程卡派工的模式,实现了装调过程执行及生产进度反馈;基于MES系统开发的全级次装机清单采集功能模块,实现了装入件的扫码录入,有效防止过程中出现错装、漏装等问题。

802所构建了数据驱动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建成了以新系统为中枢、多系统互联互通的科研生产管理系统,优化了管理流程,消除了数据“孤岛”。如今,设计、工艺、制造协同,有效加速了生产数据的深度融合,大大提高了业务流转效率。“这就是我们科研生产信息管控和创新的密码。”李建伟说。

彭思平 徐元超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官方微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新浪微博